中国最早的一幅漫画它预示市场经济兴起,和一个王朝的没落! 高清迅雷下载

张驼提篮去探亲,李驼遇见问缘因。赵驼拍手呵呵笑,世上原来无直人。

陆士仁诗为:可怜同病转相亲,一笑风前薄世因。莫道此翁无傲骨,素心清澈胜他人。文谦光诗为:形模相肖更相亲,会聚三驼似有因。却羡渊明归思早,世途只见折腰人。三人的诗句,角度各不相同,但均借用东晋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或对世人奴颜媚骨的丑态作了讽刺,或颂扬生理上驼背而有傲骨的“直人”,或略又有些自嘲。三首诗看似轻松“打油”的诗句,实际上则是对晚明社会的无情嘲弄。如果接洽画家李土达及题诗诸人所处的汗青时代,再结合李士达个人的阅历,就可以发现这幅《三驼图》真正想要告诉人们的是什么。对晚明汗青稍有相识的,人都知道,皇帝无能、宦官专权是晚明政诉商败的特征之一。太监不但在朝中蔑视百官,干预朝政,而且还经常外出京城,到地方上敲诈勒索,鱼肉百姓。明朝万积年间,一个名叫司苏明太监,为搜刮钱财,在苏州巡视期间大量增加地白的税收,引发了苏州地[区一次大规模的有组织的织工暴动。这一事件在明神宗《万历实录》、明人的笔记和地方志中,均有记述。明朝后期的苏苏州,是个商业繁荣的城市,其中手工业中的纺织业尤为发达,产品除供应宫廷需要外,还行销全国,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数也很多。朝廷看到苏州地区纺织业的极大利润,便课以重税,加紧盘剥。这种措施严重损害了广大织工、工商户及中小地主的利益,由此“吴中之转贩日稀,织户之机张日减,加以大水无边,穷民之以织为生者,岌岌乎无生路矣”(《万历实录》)。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织造太监孙隆自杭至……其参随黄建节者,与吴中无赖汤莘、徐成等通贿,嗾隆令民间月税三镮;又委莘等二十二人,分据六门水陆孔道攫商贾”(《苏州府志》。孙隆等人“乘委查税,擅自加征,又妄议每机一张,税银三钱。人情汹汹,讹言四起,于是机户皆杜门罢织”(《万历实录》)。这时在苏州当织工的昆山人葛贤挺身而出,振臂高呼:“吾当为首,为吴民剿乱”“相率数十人,入玄妙观定约日,若辈举措,皆视吾芭蕉扇所指,众曰:诺。”于是明朝汗青上最大的一次市民暴动,开始了。暴动的织工以乱石击毙孙隆的爪牙黄建,转而又将孙隆的另两个本狗汤装、徐成的住宅焚毁,井将二人殴杀,又分投往阊、胥二门外,凡税官之在地方者,尽殴杀之”(沈瓒杀。接接着葛贤率领众众人前往中衡,要求停止征税。孙隆等人吓得躲藏起来,并连夜逃往杭州。事后知府严厉镇压,追捕暴动者,葛贤主动自首,后被关押了12年。万历四十年(1613年)获释。他死后被人葬在苏州虎丘五人墓旁,人称“六义士墓"。那么,这次织工暴动与李士达所画《三驼图》又有何关联呢这就要牵涉到画家李土达在这一事件中的态度了。根据画史记载:“李士达,号仰槐,吴县人。长于人物,兼写山水。能自爱重,权贵求索,终不可得。万历间,织挡孙隆在吴,集众史,咸屈膝,独士达长揖而出。寻为收捕,以庇者豁免。”(徐沁《明画录》)从以上这段文字,可以清楚地看出画家李士达的人品。孙隆在当时是炙手可热的权贵,李士达在被孙隆接见时只是弯身作了个揖便扬长而出,这个举措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在此后的这场苏州织工和市民的抗暴行动中,李士达是站在孙隆的对立面的,因此遭到官方的追捕,亏得有人保护,才幸免于难。相识了以上的汗青背景,我们再来看《三驼图》这幅画和画上的题诗,就会对画有更确切更深入的理解。画幅上作者署款为“万历丁巳冬写,李土达"。丁已为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此时上距苏州织工泰动已有16年,距葛贤被释放也已有4年了。李土达绘制此图,既有对当时抗暴英雄葛贤的颂扬,又有讽刺向孙隆屈膝献媚者的用意,所以迎龙幅有具体事件所指,讽刺明末黑暗政治的作品。由于画中的人物形象颇为夸大,内容又有讽刺意味,因此可以把《三驼图》视为我国最早的一幅漫画。细究这幅漫画的汗青,我们真能看到市场经济在兴起,而明王朝,则逐渐在没落。

中国最早的一幅漫画它预示市场经济兴起,和一个王朝的没落!的下载地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