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首次展出900年前宫廷手稿,把它摹仿透,你也能超越古人 高清迅雷下载

汗青上,钟繇被誉为“正书之祖”。从三国时期开始,楷书逐渐成熟,而东晋是楷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代表人物有“二王”父子,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以及献之的《玉版十三行》都是后人必看的法帖。

唐代是楷书的全盛时期,其中“初唐四家”、钟绍京、颜真卿、柳公权被誉为“万世楷模”。这几位书法家的楷书取法于钟繇、羲之和献之的作品,以及北方碑刻,形成了法度严谨、各具特色的唐楷风格。

与这些名家不同,敦煌的“写经体”是唐代书法中最独特的一支。李唐和武周时期,佛教信仰风行,大量寺庙和石窟造像被兴建,许多僧人被招募到各地抄写经典,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敦煌的抄经生。

1900年,道士王圆篆在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中发现了数万卷经籍,这些手抄本被统称为“敦煌遗书”。这些手抄本大多采用了“写经体”楷书,用笔简练,起笔尖锐,收笔圆钝,行笔迅捷。由于抄写的内容多为经典文献,因此书写非常严谨庄重。

晋楷、北碑楷书、名家唐楷和写经体共同影响了宋代的楷书。两宋时期的楷书集百家之长,被称为“正书集成期”。由于“尚意”书风的兴起,一些著名的书法家如苏轼、黄庭坚,虽然他们的楷书有一定的法度,但个性过于强烈,很难体现宋代楷书的特点。

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件楷书手稿真迹,迄今为止只公开展览过一次。这件作品是商康民的《书广百论》,写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已有900多年的汗青。由于是墨迹本,它的用笔状态和笔画细节仍然非常精细。

元代以后,楷书的笔法越来越简洁直接,丰富性降低。而商康民的《书广百论》堪称绝世之作,用笔精微而雄浑,延续了唐代楷书的风格。这卷作品纵28厘米,横503厘米,内容是由玄奘法师翻译的经典。全卷共270余行,超过4000字,单字大小约1.5厘米。

台北故宫首次展出900年前宫廷手稿,把它摹仿透,你也能超越古人的下载地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