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方之路二十四~~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高清迅雷下载

浅议附子用量及“壮火食气、少火生气”的临床意义火神派重用姜附桂已经是常规,少则几十克,多则至百克,令人咋舌,根据《扶阳讲记》卢崇汉使用温热药的习惯为:全年的99.7%的处方都用了姜,使用桂枝、肉桂或官桂,占整个全年处方的98.8%,而制附片占了全年处方的96.8%,各类姜用量,每一剂药在30克到200克之间,桂类的用量,每一剂药在15克到30克之间;制附片的用量,最轻的是60克,最重的是250克。而在《吴佩衡医案》中,大部分是用了15克到160克的附子量,也有一次剂量400克的,如此大量的使用姜附剂,果真会起到常量难以达到的效果吗怕是还有玄机,岂可轻易窥测知!轻易效仿!
我们先来看一则李可先生的医案:患者李氏因患二尖瓣狭窄,于西医医院实施二尖瓣分离术后,不久发生严重心力弱竭,虽经抢救脱险,但心衰仍不时发生,半年后转入山西省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某医以生地15克、麦冬15克、天花粉15克、五味子15克、人参15克、当归9克、茯苓15克治之,服后约20多分钟,心悸气短加剧,咳喘不足以息,腹满浮肿更甚,乃急邀李老会诊,李云:可予真武汤加减治之。遂处方:附子0.3克,白芍0.6克,茯苓0.3克,人参0.3克,白朮0.3克,杏仁0.3克。服药25分钟后,心悸气短咳喘即减轻,1小时后排尿一次,腹胀浮肿亦减,平卧睡眠数小时,至次日晨,亦可自行翻身。遂照方继服,3往后,竟能下床走路20余步,且云:一年来未能步也。统揽全方,全方药量不过3克,如此小量,竟能起沉疴于顷刻,救危难于既倒,医患均不明,遂求教其理。李老曰:“此患阴阳大衰,又兼水肿,乃阳虚至极也,虚不受补,补其阳,则阴液易伤而烦躁倍加,补其阴则阳气难支,浮肿短气更甚。故治之宜小剂耳,取《内经》‘少火生气,状火食气’之意也”。
我们不妨再看一则蒲辅周的医案:患者苗××,男,55岁。胃脘胀痛,午后至夜间加重,稍遇冷或吃冷性食物则加剧。舌苔薄白,脉弦紧。某医处以桂附理中汤加味治之,处方:附子6克,肉桂6克,党参6克,白朮6克,苍朮6克,干姜6克,木香6克,沉香6克,丁香6克。服药6剂,其效不著。
改请蒲辅周老先生治疗。蒲云:此脾肾阳虚,寒湿中阻。治宜桂附理中汤加减。
处方:黄芪15克,附子30克,肉桂15克,党参12克,白朮12克,苍朮15克,厚朴12克,沉香10克,毕澄茄10克,木香10克,砂仁15克,小茴香12克。服药1剂,其证大减。某不解,乃请教,先生云:你所用药力不及耳,必须大剂方可有效。
观以上两案,颇叫人难以适从,处方用药究竟是要大量,还是要小量呢事实上只要我们深入思考,便会发现“邪大盛而正不虚者宜大量”“若正虚邪微者宜小量”用药量的大小不能凭医者主观之习惯,必须依病情而定。

《内经?至真要大论》说:“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故曰:近而奇之,远而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病所远,而中道气味之者,食而过之,无越其制度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庄严在《姜附剂临证经验谈》中说:“医者要学会识势、顺势、借势用药,只有依元气之势坚定已定的策略,才能事半功倍,本人在2010年之前的附子用量起手就是30克,不效就以30克为单位累加,最大量用至500克,百克以上的已是常用量,效与不效均有,但是也深受其无知而带来的惨痛教育,见阳衰,就投以重剂《姜附桂》认为拨云见日,力挽狂澜,可病人服用屡不见效,在加重用量,最后病人气散而脉欲绝,散掉了最后一点真元,病情反而加重,乃至气虚而不能起身。服药而无效矣,殊不知!久病之人体可受之否更不知附子亦能大散,大环境的改变要消耗多少能量,附子从至阴之地而生,禀天地之气,一阳荡尽阴霾,其力可见一斑,乃救命夺关之大将,然杀敌1000自损800,医者当以权衡。见效快和能治愈者并不是附子用量最大者,用量小也有速愈者。更多的情况是药量与药效不成正比,甚则元气蓄积,证未出现,附子的毒性或壮火食气证先出现。遇到了几次反面的教训,就开始反省己之过。特别是在认识到四逆汤中炙甘草之用后,彻底地从之前只进不退返回到从小量用起,开始试用小量姜附剂的疗效,不想效果大出乎我的意料。于是在临证中才慢慢学会根据元气情况用药”。与其说是依元气用药,倒不如说依胃气用药更通俗,魏长春说:“用药轻重,必须以适合病人平日食量,食量旺者,用量亦当加重;胃纳轻者,用药量须轻,此从临证实践得来。……
根据临床经验,急病、重病,处方药味宜少,药量宜重;久病药味宜多,分量宜轻。因急病、重病,急救非开闭,即固脱,疗法较为单纯,药味少,药量重,志在急救,非专一不可。久病,胃气必衰,若药味多而重,反碍胃气,不能消化,难以得益”。堪为用药轻重之准则。


【王晓军先生《中医十大类方方证歌诀》全集】

一:桂枝类方

(1)桂枝体质:形瘦肤白纹理细,肌肉较硬肌表湿,腹部扁平腹肌紧,唇淡红暗目有神,舌体柔,色暗淡,舌面润,苔薄白,各种汗证接踵来。敏感寒冷及疼痛,易感伤风心悸动,易肌挛,易便秘,睡眠浅,或多梦,桂枝类方投多中。
(2)桂枝证:发热感,身热感,甚或自汗易出汗,恶风关节痛,敏感冷和寒,腹部上冲搏动悸,易惊烘热失眠。
(3)桂枝汤方证:发热自汗恶风,肌挛拘急悸上冲,脉浮虚缓大无力,苔薄白,舌质暗淡红。
(4)桂枝加附子汤方证:皮肤湿盗汗,脉弱浮大见,关节疼痛四肢挛。体痛手足冷,寒疝腹中痛,脉象沉迟舌质淡。
(5)小建中汤方证:虚弱型,慢腹痛,烦热起,心悸动,腹肌紧张腹扁平,苔少,舌质嫩。
(6)桂枝加大黄汤方证:桂枝证,兼便秘,持续腹痛拒按,看其舌苔厚干。
(7)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证:胸腹动悸易惊,自汗盗汗失眠梦,脉浮大而无力,苔少舌质嫩红。
(8)当归四逆汤方证:手足厥寒麻木冷,青紫疼痛脉细形,头腹腰腿脚痛,舌淡苔白可用。
(9)温经汤方证:月经不调血暗块,手足心热又恶风,自汗午后发热感,或有恶心头痛,腹壁无力急胀痛,唇燥舌质暗淡型。
(10)炙甘草汤方证:三五不调脉无力,倦怠消瘦面憔悴,舌苔薄,或无苔,头昏失眠多梦随,虚烦便秘动悸。
(11)苓桂术甘汤方证:心下动悸或眩晕,气上冲胸振水音,腹部软弱胸胁满,小便不利或浮肿。
(12)内有瘀血特征:痛处固定不移,出血易凝紫黑,舌紫面晦暗属瘀。
(13)桂枝茯苓丸方证:下腹包块按压痛,头痛昏晕烦悸痛,舌暗或有紫点,面红或紫红。
(14)枳实薤白桂枝汤方证:胸背闷痛心下痞,便秘便干燥难解,舌面干腻舌苔厚,舌质暗而有瘀点。
(15)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剧烈关节肿痛,有汗发热恶风,面色暗黄或浮肿,脚浮肿。


二、麻黄类方

(1)麻黄证:头痛寒热骨身痛,无汗咳喘鼻塞,浮肿,溲约。

(2)麻黄体质:肌肉发达或偏松,体形略胖肤黄黑,血压不高唇暗红,体壮无汗肤燥粗,舌淡苔白口不干,寒喘鼻塞流清涕,感觉迟钝头沉重,汗出不畅易汗闭。肌肉酸重身无力,不可一味认作虚,心下重压感腹胀,或有浮肿之倾向.
(3)麻黄汤方证: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宜选用,皮肤燥,不出汗,脉浮紧,舌暗淡.
(4)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无汗恶寒较明显,神萎倦怠感,热不热,不一定,面晦乏泽手足冷,脉沉迟细弱,舌淡苔白润.

(5)小青龙汤方证:咳喘鼻塞打喷嚏,痰涕量多如水稀,背部冷感身恶寒,平素无汗咳喘汗,.热或不热苔白滑,呕渴利噎少腹满.
(6)麻杏石甘汤方证:发热汗出时多少,口渴体温降或高,,咳喘气急而胸闷,苔薄腻干脉数滑.
(7)越婢加术汤方证:发热恶风汗出渴,肌肉酸重浮肿多,关节肿痛溲不利,越婢加术方证合.
(8)阳和汤方证:局部无热色苍紫,漫肿无头如絮石,麻木酸楚不觉痛,畏寒喜暖神萎靡.小便清长口不渴,皮肤苍白枯憔悴,腰脊空痛气短喘,阳痿贫血冷枯瘦,舌淡嫩,脉沉迟细.

三、柴胡类方

(1)柴胡证:柴胡证,是关健,胸胁苦满往热寒.
(2)柴胡体质:体形偏瘦面暗黄,青黄青白乏泽光,皮肤干燥肉坚紧,舌老暗紫苔正常,舌不淡胖脉弦细,情绪好时饮食香.胸胁气塞满闷感,或有触痛颈肩酸,:月经不调少腹痛,经前乳胀痛经联,经血有块经色暗,四肢常冷烦拘挛.
(3)小柴胡汤方证::上腹痞痛胸胁满,发热持续往热寒,纳差口苦心烦呕,苔黄白腻脉多弦.
(4)柴胡桂枝汤方证:柴胡体质见自汗,鼻塞腹痛关节酸,肌肉挛.桂枝体质胸胁满,纳差喜呕伴心烦,苔薄白或薄黄腻,舌质暗红或暗淡.
(5)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往寒热,胸胁满,或恶风,自盗汗,食欲差,口渴现,溲不利,便溏软,心烦胸腹动悸,多梦耳鸣失眠,苔白厚,舌面干,或见咳嗽胸骨痛,柴胡桂姜服之安.
(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精力症状明显,幻觉易惊失眠,舌红苔黄厚腻,脐腹动悸感,能够治谵语,亦可愈癫痫..
(7)四逆散方证:柴胡证,敏感疼,易紧张,手常冷,腹胀腹疼痛,胸胁征阳性,舌质坚老暗,舌有紫点而脉弦.
(8)血府逐瘀汤方证:痛位多固定,出血紫黑易凝,烦躁发狂神不安,舌质紫暗面晦暗.柴胡体质伴瘀血,此方投之诸疴痊.
(9)逍遥散方证:逍遥散,胸胁满,胸胁痛,腹胀兼,经前乳房胀,痛经头痛连,经期不调往热寒,舌淡红,苔薄白,食欲差,浮肿见.此方投之有奇验。
(10)大柴胡汤方证:大柴胡汤有四看,颈短体壮肩膀宽,上腹胀痛按尤甚,一般多见中老年,轻则不适有抵抗,重则压痛肌紧张,心下痞痛急硬满,呕吐恶心嗳气伴,舌质坚老苔黄厚,抑郁紧张不得眠,便秘尿黄或下利,舌燥脉滑黄疸现

四、大黄类方
(1)大黄证:腹满腹痛拒按,便秘腹胀抵抗感,身热有汗易兴奋,烦躁精力不安。舌质红而坚老,舌苔焦黄干燥。
(2)大黄体质:肌肉坚紧体壮实,脸红油光面腻滞,唇厚暗红苔厚干,血脂痰唾液粘稠.血压偏高头昏晕,喜凉畏热胸中闷,食欲旺盛口苦干,腹有压痛抵抗感.
(3)大承气方证:坚满拒按腹胀疼,烦躁谵语神失清,便秘粘液脓血便,潮热汗出舌焦干,(唇舌焦干潮热汗)脉实有力君须记.
(4)桃核承气汤方证:少腹急痛按之甚,出血紫黑易凝,如狂不安大黄证,舌燥舌唇面暗红。
(5)大黄庶(按)虫丸方证:少腹胀满硬块疼,面色晦暗消瘦形,脉象细涩舌暗紫,肌肤干燥如甲鳞.
(6)茵陈蒿汤方证:黄疸色鲜尿黄短,胸闷烦躁身热汗.
(7)防风通圣散方证:发热无汗头昏痛,疮疡肿毒目赤肿,痒疹舌厚干腻,腹胀便秘胸腹闷.
(8)大黄附子汤方证:腹痛剧烈大便秘,面晦无华神萎靡,汗出恶寒手足冷,舌干质老苔白腻,胁下偏疼脉弦紧,大黄附子温下宜.
按:此字乃是白字,因我在电脑汉字输入法中没有找到这个字,只好以此代之.原字应在此字基础上有虫字底的.

五、黄芪类方
(1)黄芪证及黄芪体质:体重溲约肢麻痹,自汗盗汗恶风袭,溃疡久不敛,脓水稀。
面色黄白红隐隐,黄暗乏泽肉松弛,目少精彩面无华,腹软舌淡胖苔润。遇风冷,易过敏,大便稀或干后溏,食欲不振腹易胀,易浮肿,多足肿,手足麻木用之灵.
(2)玉屏风散方证:易感冒喷嚏头身痛,畏风自汗浮肿,便溏溲短玉屏风.
(3)防己黄芪汤方证:浮肿下肢甚,汗多尿少恶风,肌肉痛膝肿,关节痛.
(4)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证:肢无力,动不灵,肌萎麻木酸痛,自汗浮肿舌暗淡,此方用之必奏功。
(5)黄芪建中汤方证:慢性腹痛喜温按,形寒恶风自盗汗,身重面萎或浮肿,脉象虚大舌暗淡.
(6)补中益气汤方证:昔肥今瘦面萎黄,舌淡质嫩体瘦长,身倦发热恶寒风,各种下垂泻秘肛,头痛昏晕胁微满,自汗浮肿溲约良.
(7)补阳还五汤方证:身痛不遂肢麻,自汗恶风浮下,(即下肢浮肿)舌质淡胖暗紫,脉象沉缓细涩
.

六、石膏类方
(1)石膏证:烦渴喜饮恶热汗,舌面干燥无津见,脉象洪大浮滑兼.
(2)白虎汤方证:高热烦躁神不清,强烈渴感石膏证.
(3)白虎加人参汤方证:白虎汤证兼神萎,状态较差脉无力,屡经发汗口渴甚,适用热盛气津亏,或无大热与大汗,慢性病渴饮为主推.
(4)白虎加桂枝汤方证:无寒但热或热渴,恶风烦疼在骨节,舌质多暗红,汗出多不彻.
(5竹叶石膏汤方证:热汗渴嗽呕,神萎憔悴瘦,舌红少苔舌面干,脉虚数.
(6)消风散方证:疹块瘙痒渗液久,烦躁热盛口渴有,浮肿倾向溲不利,方用消风效优
.

七、黄连类方
(1)黄连证:黄连证,多躁烦,神不清,身热感,或见心悸或失眠;胃脘痛,心下痞,或兼呕恶或下痢,舌质红,或暗红,舌面干,质坚老,舌苔黄腻厚
或薄.
(2)阳热体质:体强健,面潮红,或见红黑油光容,目多眵,充血睛,口唇舌质红暗红,舌苔薄黄或黄腻,舌质坚苍腹肌紧,焦虑好动易烦躁,喜凉恶
热喜冷饮,肤疮疖,腹痞闷,口干口苦失眠梦.
(3)黄连解毒汤方证:焦虑抑郁烦不安,面红出血唇红暗,黄连舌,所必见,心下按之痞痛感.
(4)黄连汤方证:烦悸热汗恶风,脘痞呕泻腹痛,舌苔厚腻,质暗红.
(5)小陷胸汤方证:上腹胸胁痛拒按,舌红苔黄腻必见,或便秘,或恶心,咳嗽气急痰黄粘,右寸脉滑好经验,感谢经方大家园!
(6)泻心汤方证:出血倾向吐衄血,脉实有力数而滑,便秘脘痞黄连舌,面部潮红烦躁加.
(7)黄连阿胶汤方证:心中烦,不得眠,面苍神萎口咽干,手足热,口舌烂,心下痞,腹痛连,小便短,耳鸣头昏现,舌红苔腻黄剥裂,脉细数,出血倾
向血证兼.
(8)香连丸方证:腹痛胀,重里急,痢下粘臭脓血疾,舌质暗红苔黄腻,方用香连丸最宜.
(9)左金丸方证:舌红苔黄呕酸苦,嘈杂脘腹胁胀疼.

八、干姜类方
(1)干姜证:痰唾尿便无臭稀,畏寒喜热精力萎,口不干渴舌质淡,舌腻白滑或灰黑。
(2)理中汤方证:胸满腹胀呕吐利,食欲不振心下痞,口不干渴多涎唾,畏寒喜温精力萎,舌淡苔白厚或腻,更见大便是溏稀。
(3)桂枝人参汤方证:理中汤证又恶风,发热自汗关节疼,脉象浮大心下痞,舌淡偏暗或嫩红。
(4)大建中汤方证:干姜舌,必见证,腹胀剧痛阵发性,手足逆盗汗清唾,呕吐腹鸣见肠型。
(5)甘姜苓术汤方证:体形肥胖久居冷,干姜舌为必见证,全身倦怠好浮肿,腰下冷感酸重疼

九、附子类方
(1)附子临床应用范围:病中多汗四肢冷,恶寒脉沉心音微,脉象沉弱腹满痛,吐利伴见手足冷,舌苔白滑血压降,关节剧痛兼肿胀。年老体弱慢性疾,腰膝酸软更无力,足背浮肿兼畏寒,四肢逆冷肌肉挛,心肾功能不全疴,夜尿频多脉沉弱。
(2)阴寒体质:形体偏胖肌肉松,精力萎靡有倦容,肤燥乏泽面黄晦,或见浮肿目无神,唇舌干枯暗胖淡,肢冷畏寒倦喜暖,好静恶动便稀溏,口不干渴溲清长。
(3)附子证:倦卧欲寐精力萎,膝下清冷畏寒厥,脉象极细若有无,或按至骨脉沉伏,脉细如丝细弱脉,或忽浮大脉力无.
(4)四逆汤方证:细软沉伏脉微弱,或浮大中空无力得,畏寒肢厥下身冷嘲热讽,精力萎靡欲寐卧,舌体胖嫩舌质暗,苔腻白滑或杰干.
(5)四逆加人参汤方证:神萎肢厥而恶寒,食欲不振便溏兼,心下痞硬或腹胀,脉微弱沉迟舌苔干.
(6)真武汤方证:真武汤证神亦萎,下身清冷倦欲寐,更见畏寒四肢冷,脉微弱沉伏细弱推.
(7)阳虚水饮证:阳虚水饮立不稳,心悸气短肉瞤晕,体困嗜睡四肢重,腰痛关节动不灵,溲少便溏腹痛胀,或见呕恶面肢肿,或见喘咳清稀痰,面黄舌胖苔滑润.
(8)附子泻心汤方证:里急后重便不通,脘痞上腹部胀疼,甚或昏厥心烦乱,舌苔黄腻额盗汗,或有肢冷血压降,脉沉微弱兼恶寒.

十、半夏类方
(1)半夏证:面黄或灰暗,呕吐恶心感,舌苔滑或腻,精力过敏兼。
(2)小半夏汤方证:恶心呕吐口不渴,口多清涎嗽痰多,心下振水胸膈满,苔白滑腻较厚疴。
(3)温胆汤方证:呕恶口苦口粘,易惊多梦失眠,心慌舌苔滑腻,可见精力不安。
(4)大半夏汤方证:朝食暮吐胃反证,呕吐涎沫憔枯容,心下痞硬大便干,苔薄厚腻舌淡红。
(5)半夏厚朴汤方证:精力刺激咽异感,胸闷气塞咳嗽喘,或见痰多或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看其舌苔白厚腻,询其口内腻而粘。
(6)半夏白术天麻汤方证:眩晕头痛重压感,浮肿易汗肉松软,大便偏溏腹鸣胀,舌大淡红苔腻兼。
(7)半夏泻心汤方证:恶心呕吐腹泻鸣,上腹满闷胀疼轻,舌苔薄腻或黄腻,烦躁内热失眠梦。

中医治病之忌口
杏林道人陈旭华:
修佛悟道,以医为业。家传中医,擅长治疗疑难杂病。次要治疗食道癌、胃癌,肝病,肾病综合征,胃病,心脏病,慢性肠炎,高血压,红斑狼疮,中风偏瘫,椎间盘突出等疑难病。

大家能够知道,很多疾病,中医都讲究忌口。在一般人的认识中,好象中医喜欢讲这个,就象一个特色一样.其实这个不是中医一定要这样,次要是先辈们从临床检验和病人的反馈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以前西医不认可这个,现在西医也慢慢认识到了,很多疾病确实是需要忌口.比如痛风不能喝酒吃海鲜,尿毒症不能吃盐和大荤,高血压不能喝酒等等吧,西医认识的还不全面,只是还在模仿中医的经验,中医有几千年的汗青,所有对这个认识的就比较全面和细致了.


我的门诊的病人大部分都是疑难病和重病人,大部分病人都是要忌口的.所以每天都要有人问我忌口忌什么?我每天解释的也很累,明天抽空,就把我门诊的常见病需要忌口的给大家写出来,供大家自己翻看参考。


忌口呢,一共分两种.一种是中药中的某味药需要忌的.一种是病需要忌的.服药要忌的,是因为有些东西会降低药的作用,比如吃何首乌不能喝茶,吃皂矾补血的药,也不能喝茶,服用朱砂的药,不吃猪血类的。这个都会降低药的作用.还有一种是有些东西会和药发生不良的作用,比如大家知道吃甲鱼不能吃苋菜,在中药里面,大葱不能和蜂蜜一起吃等等吧.这个大家知道就可以了,不一定要知道的那么详细.还有的呢,不同的治疗方法和用药,也会对一个疾病,不同的医生会有不同的忌口要求.我这里说的都是我自己对病人的要求,如果你在其它医生那里看病,也可参考我的忌口要求,绝对没有害处.这个都是几代人总结出来的,而且下面说的也都是反映比较好的、门诊治疗很专长的几个治疗项目的忌口方法.因为反映比较好的项目,说明我们对这个病认识的比较清楚,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好的临床反映.所以这个忌口的方法是值得大家认可的,所以我说只有好处没有害处.


因为不同的病忌口有所不同,我下面就一个一个病的来说.以门诊求治人多寡依次而排:

第一:椎间盘突出.

这个病门诊治疗的效果非常好,认识的比较清楚了.基本都可以痊愈而且很少复发.在是肾虚,这个病的大致原因有肾虚,还有中气虚,兼有风湿,有淤血,有寒毒.治疗期间:

(1)首先治疗期间绝对不给操劳,(治疗好以后就可以适当逐渐增加劳动了,前几年治疗一个60多岁的人,治疗好后,每年农忙扛120斤一袋的小麦,每年几十袋扛下来,也没有复发).但在好转期间不能剧烈运动.

(2)不给吃寒凉食物或者饮料,比如冰西瓜,冰啤酒等等.也要注意不要骑摩托车受风,这个容易导致风寒入骨,我说了,这个病还与风湿有关.还有要少下冷水,有些人喜欢冬天摸鱼,这个治疗期间不给,治疗好了也要忌3个月.

(3)治疗期间节制房事生活,这个病与肾虚有关,治疗期间要适当节制.忌打麻将和打牌,因为久坐伤神,特别是打麻将不但伤肾,而且久坐血脉不通,寒气入侵,直入脏腑,非常不利于健康,所以特别说一下。

(4)治疗期间忌鱼,虾,蟹,海鲜等食物.忌茭白.

(5)忌卧软床和席梦思,宜硬板床。

第二慢性肾炎,肾病,尿毒症

这个病也是我门诊治疗效果比较好的科目,认识的也比较清楚了.这个病次要就是湿毒!!

(1),首先要忌的,就是荤腥!
般都是全素为主.素菜里面,茭白和春天的韭菜不吃.还有就是瓜果治疗期间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忌黄豆和黄豆制品。比如豆腐、豆干、千张之类。如果是透析的(不管腹透还是血透),透析以后因为会蛋白丢失,可以在透析后适当吃点鲫鱼或者鲤鱼汤(加赤小豆和黄芪,砂仁一起煮,可以放葱姜蒜盐等,不给放味精.同时鱼下锅时最好不去鳞,吃的时候剥掉鳞即可.因为鱼鳞可以利水消肿).或者老鸭汤也可以,猪肚子汤也可以(这个做法此外教).经治疗一段时间,透析彻底停止后,没有特别交代的话,要急速停止一切荤腥食物.

(2)发病的初期或者中间,或者门诊治疗的时候,水肿明显者,需要适当忌盐,要炒盐吃,而且量要少.
很多人用秋石代替盐,那是以前古人的用法,古时候秋石是道家炼制的很高级的东西,非常干净,现在的人制的秋石,不建议用,有毒!不建议用!

(3)肾炎患者,每天早上适当散步半小时.
或者喜欢的人练少林易筋经等简易的气功更好.练功初期,能够蛋白或者血检查加重,勿疑,是身体排毒反应。

(4)忌一切瓜果,饮料,啤酒等等.痊愈以后,忌鹅5年.尿毒症者,终身不食海鲜,虾,蟹和鹅.

(5)忌吹风受凉,忌居住房屋潮湿,应选择向阳干燥的房间居住.

(6)忌操劳.肾病综合征和尿毒症患者,忌房事生活.

第三高血压

这个病西医说是没有办法根治的,其实完全可以根治。在我门诊的治愈率大概在八成以上。对这个病认识的还是比较清楚了。但是所有医书上面还没有一本把它说清楚了,我本年抽空会把这个高血压病的机理写出来的。
下面就谈谈关于高血压病的禁忌:

(1)首先是忌熬夜,忌打麻将和打牌,特别是晚上的麻将牌。

(2)再下来是高压(膨胀压)偏高的,尤忌白酒;低压(舒张压)高的,尤忌啤酒和饮料。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高血压次要治在肝和心,白酒伤肝,所以要忌。啤酒好像很多医生都说没有大关联。其实不是这样的,低压偏高的人,一定要忌啤酒。因为低压偏高的原因是肾和大肠湿毒过多导致的。啤酒伤大肠和肾,所以要忌。如果高压(膨胀压)不高,那么偶尔少喝点白酒也问题不大。说是这样说,其实白酒多了也生湿热,还是不好,最好戒掉。

(3)患者如果是50岁以上,最好少吃或者干脆不吃鸡和鱼虾类(唯独泥鳅可以适当吃点),忌春笋。饮食宜清淡为主,尽量少在外面饭店饮食。这些东西动风气,会诱发中风。忌天天大荤,忌恼怒.

(4)此外给大家一个忠告:高血压的病人,如果服用降压药,一定不要降到和正常人一个标准,最好稍微偏高一点。很多西医都只看数值指标,全国都这样搞,病人服药后还暗暗高兴,说我这个血压节制的挺好的,比正常人还好。其实他不知道,这样的服药时间长了,会患脑梗塞。绝大部分的脑梗塞,我告诉大家,其实都是降压药吃的!这个和脑血栓和脑出血是不一样的。

第四胃病

(1)忌辣椒,寒凉食品,忌生气、忧郁。一般忌小青菜(烧汤的那种)和韭菜。稍微好转后,忌水泡饭。饭后半小时之内不过饮水。

(2)凡顽固胃病和老胃病者,治疗期间和治疗痊愈后三个月内,忌食烧烤和红白事(就是喜事和丧事)之饭菜饮食。尽量不在饭店饮食。这几年感觉垃圾油越来越多,我门诊很多顽固胃病患者,在治愈以后经常因为去吃烧烤或者大排档吃油腻食物或者农村办酒菜去吃食而复发,故此现在多了这一条!就在修改这个文章的时候,门诊一个男子治疗老胃病我就告诉他要这样忌酒菜,他恍然大悟,说难怪每次一去吃了酒菜,几天后就会复发,不说还没有想到,一说才明白。


第五银屑病,牛皮癣,其它顽固性皮肤病

(1)忌酒,辣椒,酒类,矿泉水,饮料,牛奶,生蒜,韭菜,笋,榴莲,公鸡,所有水产鱼虾蟹、海鲜类动物。忌牛肉。荤菜,除了猪肉和鸭子,基本都不主张吃。最好是全素食。

(2)忌忧愁烦闷。忌游泳,最好少沾水湿。急性期和初期严重的时候,洗澡和洗面都要尽量减少。

(3)忌激素类药物,这种东西用了看似有效,停了药就会加重,门诊遇到很多全身泛发的,都是在西医院用激素治疗后导致的!

第六肝硬化,肝腹水

(1)忌忧愁恼怒,忌熬夜,忌游泳,宜软糯食物,忌偏硬食物。饮食宜清淡,腹水严重者,忌盐。

(2)忌竹笋、茭白、霉变食物、油炸食品(如油条啊什么的)等。经常坚持用大蒜炖老鳖吃,或者排骨炖白皮冬瓜(冬瓜一定要带皮煮,而且汤要浓,水不能太多,否则反而不效),或者鲫鱼(鲤鱼也可以)带鳞炖汤服,煮鱼一定要加红豆和砂仁。也可以用鲤鱼赤小豆汤。


第七,痤疮

痤疮的原理我在网上专门写文章说过了,基本是属于寒和湿。所以:

(1)忌寒凉食物,忌瓜果饮料,忌鱼虾蟹类,忌小公鸡。忌辣椒和烧烤。

(2)忌游泳。忌冷水洗面。洗面宜温水。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一次朋友请我到常熟去玩,一起吃饭一个50多岁的大老板,上亿的身价吧,居然满脸痘痘,很忧?,说这么大了还长痘痘,儿子都不长了,自己还在长,谈生意都不好意思。知道我是治疗疑难病的,就问我怎么治疗的。我问他现在的治疗状况,他告诉我找的是一个上海的有名的老教授治疗的,还给他提建议,让他天天游泳、多吃水果多喝水。但是坚持了几年下来,还是没有好。我听了一笑,这个完全弄反了嘛。我告诉他,让他把药停了,他这个年龄根本不需要服药都可以好。但是要天天跑步,忌水果和矿泉水,不渴尽量少喝水,不给喝浓茶,饮食清淡点,不给游泳了。再然后,用煮熟的鸡蛋三个,白酒一瓶,泡一周,然后每天喝一点,就可以了。月余后,又过常熟,遇之,痘痘已经基本痊愈。称要请客感谢,余婉言谢绝。

第八过敏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

(1)忌矿泉水、啤酒、饮料,忌寒凉食物和冰镇的食物。忌暴饮暴食。

(2)忌冷风空调。忌淋雨。多跑步运动最好。

第九,顽固性不孕

(1)忌生冷、瓜果,忌啤酒、饮料、寒凉食物。

(2)忌茭白,忌恼怒忧思。忌常西医输液。这个病这些年尤多,以前不治疗这个。但是被亲戚和朋友给逼的,不得不研究。初以书中言当宫寒治,少有应验。后以淤血不通为据,治之有所提高,还是不太满意。数年前终于弄清楚,‘破而后立’,‘不破不立’,此病不当先补,当大泻,泻后再补,十愈八、九。这几年,治疗十余年不孕者、二十年不孕的顽固患者,全凭此理也。此病多饮食不洁有关,故忌口如上。


第十,偏头痛

凡头痛者,西医多言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或者二者结合。在中医而言,古书多言头风,或淤血,或痰湿,或肾虚。就余感觉,此病,初发多实,久病多虚而夹实。每每风、痰、瘀、虚,四者皆备。
故门诊忌口如下:

(1)忌鱼虾蟹类,忌小公鸡,忌竹笋。

(2)忌过度疲劳和熬夜。忌洗头后头发未干而直接吹冷风。忌骑摩托车和电瓶车不带头盔。忌酒后房事。

一方统治胃病法胃为六府之一,六府以通降为顺,不降则滞,反升则逆。通降是胃的生理特点的集中表现,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宜降则和,胃和的关键就在于胃的润降,降则生化有源,不降则传化无由,壅滞成病,只有保持舒畅通降之性,才能凑其纳食传导之功。胃为皮囊,无物不受,极易被外来致病因素所侵,勿论何因,凡有碍胃的通降皆可为病。通则不疼,痛则不通,这个说法在胃病的病机上最为紧要,一但胃不通降,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即可形成食停、气滞、血瘀、湿阻、痰结、火郁,六者皆可致病,胃疼也是人体的一种保护反应,如发热、咳嗽一样,乃是正邪交争所致。若虚弱之人,运化无力,郁滞可从内生,病则虚而夹滞,所以胃疼胃病不论寒热虚实,内有郁滞是共同的病机。寒则凝、热则壅、伤阳则不运、伤阴则不利。胃的病变突出一个“滞”字。胃主受纳饮食,纳入之后又必须下输于肠。出与入是相互依存的,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一但有恙,出入有碍,就影响了吐故纳新,只入不出或少出,最终的成果就是不入,因此治疗胃病着重疏通气机,使上下通行无阻,当降则降,当出则出,就达到了当入则入的正常状态了。胃病见证虽有寒热虚实之别,治疗也有温清补泻之分,但总要开启郁滞,欲入先降为治疗**,这样就着眼一个“通”字。所谓通,就是要疏导壅滞,顺承胃府下降之性以推陈出新,引导郁滞下行,给病邪一个出路。实者不可误补,虚者不可壅补,要补中有通。细思胃病的表现,大多胀闷不适,欲求嗳气则舒,虽然有气却难打一屁,气上不下可知。这个气是如何产生的值得一究。胃中有酸,用来腐熟水谷,在正常时,胃中之食停留不是太长,若胃的通降有迟滞,则腐熟过度,就如发酵过度而产气了,气过多就要寻出路,所以打个气隔就舒服一点。结合医学检查,多是慢性胃炎,所谓胃炎,就有炎症表现,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轻度病变还不至于影响饮食,病变重了,就有不思食或食而难化的症状。若发生溃疡,则欲求食而自保,却又不敢多食,食后暂得小安,这叫嘈杂似饥,食难用饱,患胃溃疡的人常常吃猫猫食,就可知他的感受了。至于肥厚与萎缩,应该是胃病长久机体代偿和失代偿的表现罢了,应该是坏病,是失治或治误所致。现代医学对胃病的分析从微观角度阐述,可谓详尽而善美,但治疗却不尽人意,可以说是一叶障目,看现象而忽略了本质。肝胆也为消化的重要器官,有分泌胆汁以助消化之用。肝分泌胆汁必借胆之储放来进入消化道,故有胆为肝之余气之说。肝为脏,藏而不泻,疏泄气机功能必借胆以行,故胃气下行必肝疏而胆利,治胃气郁滞必疏肝而利胆。临床久患胃病之人必有胆疾,或见症口苦而呕,胁疼胁硬,或影像检查有慢性胆病,皆可为证。论治法,朔本穷源,乃是少阳阳明为病。《伤寒论》大柴胡汤证是少阳阳明合病,关联胆胃之病,病位心下,说“心下急”,“心下痞硬”,都是胃病的表现,大柴胡为少阳阳明合病正治之法,柴芩解胆郁而利枢机,枳实下气而消积滞,与芍药相伍解利气血之郁滞,姜夏为伍温胃而降逆,大黄为向导认为郁滞寻出路,诸药相伍,体现了一个“通”字。常加白术以补中,枳术破中有补,加甘草与芍药相配缓急而止痛,且芍药有护阴之功。胃疼常有定处是瘀血之征,加丹参养血活血,元胡行血中气滞以止疼,常合而用之。若胀闷而不疼正在心下胃脘,是为痞证,痞者为否,上下交混不通之象,因寒热交结而不解,治取干姜、半夏、黄芩、黄连,寒热两平,辛开苦降。具体来说,看舌以治,苔白泛清水是为寒,即加干姜温中;苔黄而口苦是为热,要用黄连清热。胃酸过重,加乌贼骨抑酸;胁下痞硬用牡蛎软坚。便溏是脾虚急去大黄;食少为胃弱快加三仙。罗列药物如下,以便记忆。柴胡6—12克、黄芩6—10克、半夏6—12克、炙甘草6—10克、枳实15—30克、白芍6—15克、白术6—15克、丹参10—20克、元胡10—15克、(大黄6—10克)、(干姜6—10克)、(黄连3—9克)、(乌贼骨15—30克、(牡蛎15—30克)、(焦三仙6—12克)。胃病用药量宜轻,要视病人强弱、病之久近而灵巧处方。此病为常见病,为用药方便,我常用上固定之药打为散剂,名为“痞积散”,括号中者也各单备,以利于随时加入,可用于各种胃病,凡符合胀、呕、痛、酸、闭者,不论新久,用之无不效,百发百中诚为良方。我思付良久,合盘托出,读者勿轻视之!歌曰:胃病滞塞欲通降,还求仲景大柴汤;柴胡芩草枳芍夏,白术丹参元胡加;寒用干姜热黄连,吐酸乌贼牡蛎全;便溏脾虚去大黄,食少要入焦三仙。(个人临床经验仅供参考)附录:凤翅先生说泻心一谈泻心但满不痛为痞,痞者否也,气象不降,地气不升之义。芩连大苦以降气象,姜枣人参辛甘以升地气,所以转否为泰。君以半夏,因证起以呕,取半夏降逆止呕如神。半夏泻心汤治心下痞硬者,干姜辛热,芩连苦寒合用认为功,说此证寒热互结并不妥当。凡结者,必有物,大结胸是水与热,小结胸是痰痰热,寒实结胸是寒与痰,热入血室是热与血,也有脏腑之气自然结者,则热也能结、寒也能结,就是寒热不能结,因寒热如冰炭。柴胡证之胸胁满微结、白虎证之舌上干燥而烦的热结在里都是热结,阴盛之脏结、大黄附子汤之胁下偏疼是寒结。或因热而结,或因寒而结,绝无寒热互结者。冰炭之不容焉可互结泻心汤类方共八个,即半夏、大黄黄连、生姜、甘草、附子、黄连、旋复代赭石、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共用药十四味,其加减变化以半夏泻心汤为中心。从半夏泻心汤配伍,可分三组,即芩连苦降,姜夏辛开,参草枣甘温补中气。陈修园在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歌中云,芩连苦降借姜开,济以人参绝妙哉,四物平行各三两,诸凡格拒此方赅。大医心悟可见一斑。试分析之,1,姜连相伍,干姜辛热散以和阴,温中焦之阳,黄连苦寒降以和阳,寒以清热,辛开苦降使中气转枢有序,升降反作得正,故半夏、生姜、甘草、三方与黄连汤皆有之。2,姜夏相伍,暖脾燥湿,降逆止呕,下气消痞,对无形之气结、气逆及有形之痰浊皆效。二药相伍温而复燥,阳气布化,阴霾自散,中气健旺,无形有形之邪扭结之势尽解,故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与黄连汤皆用之。3,干姜人参同用温中补虚之力尤著,凡中虚者皆用之,故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及黄连汤皆用之。4,夏参相伍,凡因痰浊或其他原因而致胃气上逆,证见呕吐、嗳气者,半夏可平,人参益元使中气旋转,从而气机条畅痞自除,故半夏、生姜泻心汤、黄连汤、旋复代赭石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皆用之。此略析足见仲景用药法度。再谈泻心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此证心下闷憋,腹诊无抵抗及压痛。心下当胃之上脘,关上浮者为中气浮升,为阳邪。按之濡乃无形之邪,热即无形,故用沸水泡药,取性而不取味,用药清轻之义。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此不见发热头疼身痛,纯恶寒汗出乃卫阳虚而不固。邪热有余正阳不足,设治邪则遗正恶寒益甚,或补阳遗热则痞满益增,故寒热补泻并投,诚不得已。别煮附子汁和服则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同行而功各异,是仲景之妙用。上热下寒者可清上温下,表寒里热者可温散表邪,清泻里热。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此患有水饮,下后胃虚水停气蓄之痞,宜宣通化气。热痞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表阳虚用附子泻心汤、虚热呕者用半夏泻心汤、虚热水气成痞生姜泻心汤、、虚热甚者甘草泻心汤。水气为患,病关肺脾肾三脏,中焦至关重要,五苓健脾化气就是异病同治,一方多用。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呕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此乃胃气痞塞,虚热浊气上逆所致,中阳不运,水气不化,故腹中雷鸣下利,脾阳受损,胃有虚热,胁下有水气之证。痞,在《论》中凡十九条,共二十六见,有表述满闷不舒症状者,有指腹内有形积块之体征者,还有作病症概念提出者。痞之本义即阴阳相隔,上气不通、满而不畅之象。易以乾上坤下为痞,阳隔而阴不升,方书以不通为痞,满痛为结胸,《论》言病发于阴(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而反下之因作痞、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此言损中气而不转之病机;但满不痛者,此为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此指病状。勿论痞之气结不通或痰食水饮淤血互结,都不同于虚症之任按揉且有如意,若按之柔软则“心下痞硬”无从说起。其实,濡硬乃对待之辞,濡对结胸之按之石硬言。冉雪峰谓大抵满为结胸和痞之共有,而濡为痞之独有,何以言之濡则不硬,硬则不濡。泻心汤证固有不疼者,而痞满兼痛者并非少见,故痞之痛与不痛并非绝对,认为与结胸之硬满而痛对待言耳!《论》中痞之意义非全同,须加以详辩,学者宜在意之。“病胁下素有痞”可资为证,指胁下肿大之肝脾,有形可征,属徵积之类。对比诸泻心汤,半夏以逆气呕吐为重,生姜呕尤显并伴干呕食臭,甘草虚象较显且下利突出。仲景方随证立,药随方变。旋覆花汤证眼目在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口问》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上下散,复出于胃,故为噫。说明心下痞不为噫气而除非单纯气痞,必有痰饮结聚为患,用此方镇逆降痰和胃而消之。旋复花消痰结,代赭石下逆气,半夏助之,生姜重用意在散水气。代赭石用量甚轻,因其重坠,若量大必伤中气,噫气非但不除,反会加重,此仲景又一心法。半夏泻心:湿郁化热生姜泻心:水湿郁化热甘草泻心:虚热汉方之精要——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我对这个方子是有一种敬畏的。我觉的这方子好像是一口青龙刀,用了就是要见血的。每次用的时候,都有相当的定夺。

我的反省:虚实就是隔一层纸
十数年前,我给一个主诉便秘的中年妇人,用了这个方子。胖而壮实的体格,开始用的挺顺利,于是就安心的放手给了两个月的大柴胡。成果忽然实证就转虚了,注意到的时候,她就全身乏力不能起床了,我一听到吓死了,马上更方真武汤,不日慢慢的好转起来。


这个例子,过去作为谈论证的问题的时候和很多同仁聊过。

有一位大夫就提醒了我两个月一直给方有失于怠慢,我也是深深反省自己。证不是一定不变的,而确实是流动的,虚实转变就是隔纸一层,特别是给虚证的人实证的方子,危害甚重。

以后我对于方子的使用都非常慎重了,但是也告诫自己不能变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要注意微小的虚候
春天的时候有个开药局的老板来了,高血压心脏病,中年,胖,腹部肥而充实,胸胁苦满,右胁下硬,但是心下较软,脐下无力,我很果断的给了柴胡龙牡汤去大黄。

王晓军按:
对于这种情况还是要根据患者的大便来灵巧处理去留大黄的问题,比如我们可以用制大黄3、5、6克,此药有推陈致新之功效,不一定大便不干甚或稀溏时就不能用,关键还是要结合患者的整体状态还可以参考舌质舌苔等,例如一般情况下舌质坚敛舌苔偏黄或厚腻的可以考虑使用大黄。

这个人去年秋天还是去我一个教员那里的。因为我这边近,那边比较堵,于是就来我这里了。和我说,开了以前的方子您看看么。我一猜就是大柴胡,一看果不其然。

我自己反正是这样的,如果有一点虚性的征兆漏出来我就是很谨严的给予大柴胡。这个患者后来还是治的不错的。


疑之不用用之不疑
某胆结石患者,是专职司机,一个月前逐渐出现腹痛加重,大医院行X光检查确认有拇指大胆结石存在。患者携带片子来诊,一目了然。

体格健硕,满身横肉,腹部有力,紧张,右胁抵抗压痛,诊为胸胁苦满。

据腹证给予了大柴胡汤,于是其痛若失。

三个月后再行影像检查,结石一端减小。此后续服半年,患者已回归岗位。


过于慎重的误诊
就是刚才那位司机的姐姐也来了,一样的病。腹痛性质程度同前,体格瘦,腹壁软,腹直肌挛急,右胸胁苦满,但无胃内停水,不能说是腹部无力。

慎重为是,给予了柴胡桂枝汤。两周之后,症状同前。于是给与大柴胡汤,2周后症状消失,3个月内持续服药。那个司机后来反馈说,他姐姐后来一直都不错。

这个女患者不是属于典型壮胖的,其实是偏瘦的一点,外观不是很像特别的实性症候。

关于胆石症就是这样,吃大柴胡汤好得快。吃柴胡桂枝汤的患者,往往不是这样。稍微好转,但是不利索,慢慢的慢慢的变好。应该说还是实证的患者恢复得快。

王晓军按:
这是据病用药的典范,所以我们使用经方,要在方---人或方---病之间灵巧把握,不要只囿于某一个点上而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但是就此例而言,先采取谨严的态度而用柴胡桂枝汤从实际临床来看大方向是正确的,但事后看来如果先用小剂量的大柴胡汤原方作为治疗性的诊断也是可行的。


肥满性男女腹证的虚实
肥满性的患者,男性的话比较紧实。但是女性的话往往就算比较膨满也是有点“抛抛”(白叟按:ふわふわ不太紧致呵呵)的感觉。

大体上,女性确诊腹证不是那么容易的,淤血证除外,淤血证女性比男性多。女性有皮下脂肪,内脏体壁反射不是很清楚,肥满性的人应该说更是如此。

但是,有的时候,胖的女性,也有很明显的压痛抵抗的。这时候就是毫不犹豫的用大柴胡。


加味方法
我是时时给大柴胡汤加味的。

如加钩藤3克,治疗高血压。大柴胡本身就对血压起作用。我这样加也可以是说是和大塚教员学的。不只大柴胡汤,其他的有时也是这样加味。

大柴胡汤加防己黄芪各3克,神经痛,关节痛有很多时候可以。


青森县来的一个患者,老妇人,数年的三叉神经痛,体格中等,腹部肌肉紧张,腹部充实,胁下抵抗,无论如何考虑都是大柴胡的腹证。

三叉神经痛用葛根汤加术还是不错的,我母亲2年里就有一次犯,会痛到睡不着觉,这时候用上就好,1天1天半就轻松,2到3天基本上完全可以消除症状。

但是这个老妇人我觉得还不是葛根汤加术症,给予了大柴胡汤加麻黄3克,患者拿了药回去了。没再回来。我想,这个算是失败了吧,这样想着,慢慢忘记了。

但是两个月以后患者家属来了,说吃完药感觉还挺好,后来又拿了一个月的药。又过了两个月没有音信。然后家属又来反映,吃完基本上没有症状了,非常高兴,想再拿一个月的巩固。


膝盖肿痛的变形性膝关节炎,和关节风湿不太一样。单纯就是膝关节痛。胖的中年女性多见。膝关节都很痛,关节疼痛压痛很强烈。渗出液很多,有时候必须用针抽取。变形性膝关节炎,关节一部分棘状增殖,可以说关节里面有刺,反复刺激就会有炎症发作,为了缓和炎症而产生渗出液,所以一直抽取渗出液也不能说是一定好的一件事。可以说是一种老化。吃药会缓解但是根治很难,走多了,疼痛还会出现,特别是胖人,负担本来就大,很困扰的一件事。


对于这个变形性膝关节炎,对于虚证使用大塚的防己黄芪汤加麻黄,这种患者很多。偏于实证的时候,可以按照藤平健先生的意思,使用越婢加术汤,有胸胁苦满的话可以使用大柴胡汤加防己麻黄各3克,实际上我用这个比越婢汤多。


王晓军按:大柴胡汤是一张好方,黄煌教授称此方乃“神方”!临床使用十分广泛而且高效,但我们在实际应用当中如何把握此方的使用呢现据黄师临床总结该方方证如下,希望能够对大家理解本方应用有所助益。

一:形体特征
体格发育较好,外观比较壮实,但不一定皆表现为肥胖,肌肉一般比较丰满而且坚紧,肤色多偏黑而或较干燥,面色一般较佳。颈部多见粗而且短,上腹角偏宽,头围、肩宽、胸围较大。

二:心理特征
性格多外向但情绪易激动,易生烦恼,且强迫、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多表现类精力病样症状,多见人际关联敏感。

三:机能特点
表现为肝权能和胃肠机能弱,如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神疲乏力,食后腹胀以及便秘倾向,小便黄而短等。

四:腹诊特点
次要表现在上腹及胸胁部,以紧张、抵抗及压痛为特征。其判断要点为:如果患者的形体特点、机能特征再加上腹诊均符合上述大柴胡汤体质特点,即可以诊断为大柴胡汤体质,如果患者的心理特征亦符合上述者则为典型的大柴胡汤体质无疑。


举一病例认为说明:患者张某,19岁女性,于2012年10月17号来诊,患者主诉为腹泻数载久治不愈,多次在医院检查示结肠炎,中、西药并用,病情总是反反复复,视其形体较胖壮,讲话声音洪亮有力,询其食欲很好但食后不舒,按其心下压痛明显,腹肌充实,舌质坚老而苔厚,脉滑有力。

其父亲刚四十二岁即已谢顶,且有高血压、胆结石病史,泥状大便每日三至五次不等,但量并不大,而且每于便前即觉腹痛,见前医处方皆为一派健脾补肾消导诸品,且极杂乱,余遂判定其为大柴胡汤方证体质。

予大柴胡汤原方加黄连:柴胡20克,黄芩10克,姜半夏15克,枳壳20克。白芍20克,制大黄5克,黄连5克,干姜10克,红枣15克,十剂,每日一剂,药后便泻立减,腹痛亦无,再予前方十剂,嘱隔日一剂认为巩固,随访至今并无复发,数载之疾,可谓二诊即愈,黄师“神方”之誉,毫不为过!


王晓军又按:当时余处此方时,恰有一同道在旁诘曰:何以处以此方答曰患者合于此方证、体质故予此方,又问:患者本已腹泻,且已数载,君再泻之不惧伤正气吗

答曰:腹泻只是病理生理之成果,而之所以要腹泻,实乃体内垃圾欲借胃肠向外排放,在排放过程当中又有所阻碍,是以其每泻之前必腹痛,前医不明此理,但见泻而用止泻之品,从而使其垃圾排放之道路更为受阻,不知为医者必因机体抗病之势而利导之,欲出而不得者则助之使出,则其原因既除,其成果自亦随之而解。


关于此例,其实亦正合古人通因通用之旨,并非余之发明,只不过如果没有学习黄师体质学说的话,就不会如此明白的知道什么人该通因通用而已。余本不愿太多说理,理多反惑,彼一再诘问,不得已耳。

经方辨治头痛临床体悟

头痛是中医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经方是如何治疗头痛的呢简言之,不要“头痛医头”,堆积白芷、蔓荆子等“对症中药”。而要“头痛医‘证”’,细辨不同头痛之精细病机,方可取得显著疗效。下面,列举笔者所治头痛顽症之病例,供同仁参考。

1、吴茱萸汤加茯苓

陈某,男,54岁,初诊日期:2009年lO月14日。患者患高血压病5年余,近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恶心,.经服用西医利尿剂、降压药,血压降至正常,头痛等症仍不缓解来诊。症见:左侧头痛,头晕沉,偶有胸闷、气短,胃脘部不适,偶有隐痛,食纳差,眠差,口中和,二便调,舌淡苔白微腻,脉沉细。患者脉沉细、舌淡苔白微腻,口中和,考虑为水饮内停;又见头痛、恶心,《伤寒论》第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伤寒论》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夕匕者,吴茱萸汤主之。”《伤寒论》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故可判断为寒饮内停之吴茱萸汤证。吴茱萸汤证有胃气虚的表现,故患者胃脘部不适,偶有隐痛,食纳差。再者,吴茱萸汤的病机为寒饮上冲,故患者有头痛、头晕沉、胸闷、气短、眠差的表现。

此外,患者舌苔白微腻,考虑患者水湿较重,加用~味茯苓利湿,此外茯苓亦可以安神。《本经》言茯苓:“主胸胁逆气,忧恚恐慌,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处方:吴茱萸汤加茯苓:吴茱萸69,大枣5枚,生姜5片,党参10g,茯苓30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成果:患者服完三剂后,头痛消失,头晕沉、胸闷、气短、胃脘部不适较前明显好转,食纳增,眠安,善后调理一月,血压平稳,食纳可,眠安,二便调,无不适。

按:本案患者头痛经分析判断为寒饮上冲所致,但临床上治疗水饮上冲的方子很多,但为何唯独选用吴茱萸汤呢如苓桂术甘汤,《伤寒论》第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苓桂术甘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16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苓桂术甘汤次要治疗水饮上冲导致的“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苓桂术甘汤和吴茱萸汤的病位都涉及中焦,但苓桂术甘汤的水饮内停之证较轻,而吴茱萸汤的水饮较重且更偏寒,有严重的头晕沉,往往有恶心、呕吐、头痛等寒饮重症,如条文中日“食谷欲呕”、“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干呕、吐涎沫、头痛”等。此外,本案例也不能用苓桂枣甘汤,《伤寒论》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有悸者,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主之。”苓桂枣甘汤也可以治疗水饮内停上冲导致的头晕沉、胸闷气短,但此方之水饮部位偏于下焦,多在肚脐以下的小腹部,故条文日“脐下有悸”,而吴茱萸汤的病位涉及中焦和上焦,且寒饮上冲较严重。

2、小柴胡汤合吴茱萸汤加生石膏

刘某,女,78岁,初诊日期:2009年11月5日。平素脾胃虚弱,近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沉,他医予健脾益气中药无效,前米就诊。症见:头痛,头晕沉,口干、口苦,偶有恶心、呕吐,胸闷气短,眠差,纳差,胃脘部胀满不适,舌红苔白,脉沉弦滑。患者口苦、脉弦,为少阳证,可考虑为小柴胡汤证;头痛,头晕沉,偶有恶心、呕吐、胸闷气短、眠差、纳差,胃脘部胀满不适,苔白、脉沉,考虑为寒饮内停且上冲所致,可考虑为吴茱萸汤。此外患者口干、舌红、脉滑,说明里热明显,可用生石膏清热。有人会问:该病案的病机寒热交织,又不是典型的上热下寒,这该怎么理解

《伤寒论》讲求“有是证,用是方”,患者既有寒饮内停,又有少阳之热和阳明里热。病机综合分析为:热挟寒饮上冲,治疗上须用小柴胡汤解少阳之热、生石膏清阳明之热、吴茱萸汤散寒逐饮以降冲逆。
处方:小柴胡汤合吴茱萸汤加生石膏:柴胡15,黄芩10,半夏10,党参10,炙甘草6,生姜3片,大枣3枚,吴茱萸5,生石膏30。七剂,水煎服,日一剂。
成果:患者服用三剂后,头痛、头晕即消失,胃脘部胀满不适、恶心、呕吐、胸闷气短较前明显好转,继服四剂,食纳可,眠安,诸症消失,病告痊愈。

3、当归芍药散加杏仁、桃仁、生石膏

刘某,女,37岁,初诊日期:2009年11月15日。患者平素偶有头痛、失眠,近日由于工作操劳而加重,就诊于某西医院,经各项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故来找中医一试。

症见:头痛,口干,偶有胸闷、心慌,月经量少,色黑,有血块儿,自带量多,每次月经来时小腹坠胀明显,眠差,周身乏力,食纳可,二便调,舌淡暗苔自略厚,脉沉细滑。首先患者月经量少、色黑、有血块儿、舌暗,考虑下焦有蓄血;舌淡、脉细主不足,即血虚;周身乏力、月经来时小腹坠胀、白带量多、胸闷、心慌、舌苔白略腻、脉沉,考虑为水湿内蕴;综合分析为:血虚湿盛兼有瘀血。故选用养血利水化瘀之当归芍药散,方中当归、白芍补血之不足,川芎化瘀,茯苓、白术、泽泻利小便而逐水湿。此外,患者口干、脉滑,考虑为有内热,可加一味生石膏清热。至此,患者头痛的病机就可初见端倪,血证、水证、热证交织,到底是如何导致头痛的昵吴茱萸汤也可导致头痛,但因患者食纳可,故可排除寒饮上冲的吴茱萸汤;继续分析:

瘀血也能够导致头痛。特别本案例既有血证、又有热证,瘀血挟热容易上冲头脑清窍,导致头痛、失眠之顽症。此外,患者瘀血日久,加一味桃仁加强活血通络之功;针对患者胸闷、气短等水饮上冲之证,又加一味杏仁,取茯苓杏仁甘草汤之意,加强利水之功。处方:当归12,自芍20,川芎30,茯苓30,白术10,泽泻30,桃仁10,杏仁10,炙甘草6,生石膏30。七剂,水煎服,日一剂。
成果:患者服完七剂后,头痛已消失,睡眠较前好转,周身乏力、胸闷、心慌亦明显好转,后用本方合其他方调理善后两周,头痛未再复发,全身无不适。

按:本案头痛顽症之所以能够迅速得到缓解,与方中川芎的量有很大的关联。《本经》载川芎“气味辛、温,无毒,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川芎活血化瘀时量一般6~15克,但要治疗血瘀导致的头痛、全身关节疼痛等痫症时,川芎的量一定要大,一般可用20-40克。笔者早年用当归芍药散治疗血虚湿盛兼有瘀血之头痛时,川芎一般用10克,疗效欠佳,后来就是根据《本经》中川芎的功效记载,把剂量提高到20-40克,头痛往往很快就能缓解。

谈到这里,就不能不谈《伤寒论》中经方的剂量问题,现在通用教材中采用李时珍的“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即一两折合3克,亦有人考据1两折合约15克,笔者认为无论是3克还是15克,都是为理解《伤寒论》用药剂量和方证关联而设,实际也不是完全按其折算照搬。其实,药物用量大小,完全是由证决意的。比如《伤寒论》中明示桂枝麻黄各半汤微发其汗、凋胃承气汤微和胃气,已提示后人根据证调整用药多少,关键是方证相应。

4、小柴胡汤合葛根汤加生石膏

王某,男,27岁,初诊日期:2009年11月5日。既往患者有颈椎病,近日由于外感后出现头痛、脖子疼痛,经刮痧、按摩稍微缓解,但仍疼痛难忍。刻下症见:头痛,脖子后面正中及两侧疼痛,转头亦困难,连及后背、腰部疼痛,无汗,口干渴,晨起有口苦,舌红苔薄白,脉弦滑有力。因患者有外感史,故头痛、脖子后面正中及后背、腰部疼痛、无汗,考虑为太阳病;脖子两侧疼痛、口苦、脉弦,辨证为少阳病:口干渴、脉滑有力,考虑为阳明病。综合辨证为三阳合病。对于三阳合病的治疗,
《伤寒论》提出了明确的治则,即治从少阳。
《伤寒论》第99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发热恶风为太阳病朱解。脖子两侧为颈,后则为项。颈强属少阳,项强属太阳,胁下满为少阳柴胡证。手足温而渴属阳明。此为三阳合病,宜以小柴胡汤主之。少阳病不可发汗或吐下,故三阳合病,治取少阳。但治取少阳,并不一定只和解少阳,而是根据太阳病、阳明病的轻重,适当加减,兼解太阳表证或清阳明里热。
故方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因患者头痛、脖子后面正中及后背、腰部疼痛、无汗等太阳表证较明显,故合上葛根汤治疗“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之太阳表实证;此外,患者有口干渴,故加用一味生石膏清解阳明里热。
处方:小柴胡汤合葛根汤加生石膏:柴胡15,黄芩10,半夏10,党参10,炙甘草6,生姜3
片,大枣3枚,葛根15,麻黄5,桂枝10,白芍10,生石膏30。-N,水煎服,日一剂。嘱服完药后喝热稀粥,并盖上被子使微汗出。成果:患者服完第一剂后,遍身微微汗出,头痛、脖子及后背、腰部疼痛大减,口干较前好转,晨起口苦消失。继服2剂,诸症消失,病告痊愈。

讨论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中。《伤寒论》第1条提纲证:“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且后世习惯把头痛分为外感和内伤两人类,多认为急性头痛才见于太阳病,而慢性头痛多为内伤杂病,则不会有太阳病,其实临床并非如此。无论急性还是慢性头痛都不出六经辨治之范畴。伤寒六经为万病立法,统病机而执万病之牛耳,则万病无所遁形。“病”可以有千种万种,但病机则不出人经八纲之范畴。正是《内经》“知其要者,一言而终”的明训,执简驭繁,万病一理。

因此,临床上用六经经方辨治头痛,“有是证,用是方”,只要认准经方的方证,方证相对,治疗各种头痛方能应用自如。

《伤寒论》加减七方简析

在《伤寒论》中一共有七个方子后面附有加减化裁。这七个方子是小青龙汤、小柴胡汤、四逆散、通脉四逆汤、真武汤、理中汤以及枳实栀子豉汤,本文对七方药物加减做逐一分析,从而体会仲景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药,在什么情况下去什么药,学习仲师用药的一些规律。

1、小青龙汤:

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麻黄(去节)三两芍药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甘草(炙)三两半夏(洗)半升桂枝三两细辛三两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加减法:
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半夏燥烈伤津,去之则津液易复;栝萎根生津止渴,加之则津液通行。

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下利者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故去麻黄;荛花即芫花,《本经》谓荛花“下十二水、利水道、荡涤肠胃中留癖饮食寒热邪气”、水去则利止,加用荛花在于利水道而达“利小便以实大便”的目的。

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噎者,胃气虚冷所致,加附子者,其辛热能驱水寒逆气之侮土而止噎;去麻黄者,麻黄发,有令人中满于噎证不利之弊,非胃虚冷所宜。

若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四两。凡邪客于身,在外者汗之可也,在内者下之可也,在上者涌吐之,在下者渗泄之。今水蓄下焦不行,为小便不利、少腹满,发汗非所宜,故去麻黄;而茯苓味甘淡,行水化气,渗利小便,故加之。

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因喘乃因饮而作,逐饮宜肃降以通调水道,杏子主降,通利肺气,肃降除饮,饮去喘自平,麻黄发阳,发之无益,故去。麻黄虽能平喘,亦不用之。此应为见喘必加麻黄者诫。

2、小柴胡汤:

原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柴胡半觔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洗)半升甘草(炙)三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加减法: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烦而不呕者,火气燥实逼胸也。人参益气助热,半夏辛热、且擅治呕,今热而不呕,故去人参、半夏;加栝萎实可除上焦邪热、痰实。

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渴者,燥已耗液逼肺也,邪热已伤津液。故去半夏之燥烈,加栝萎根、人参之益气养津。

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腹中痛者,木气散入土中,胃阳受困,故加芍药缓急止痛;黄芩性寒,寒主收引,故去。

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去大枣之甘而缓,加牡蛎之咸而耎也。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心下悸见小便不利乃胃中饮作,水气凌心,故去黄芩之苦寒,加茯苓之淡渗也。

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服微汗愈。不渴身有微热者,寒邪尚滞于肌表,外邪未尽也,故去人参之碍邪外出、加桂枝以解在表之邪。

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咳者,知邪在肺中,故去参、姜、枣和中焦之品,而加干姜五味子酸收辛散并用,正合肺之宣发肃降而主收之功,故能邪去咳止。

总之:邪在少阳,是半表半里之热,郁而不升。少阳之病又可或兼太阳、或兼阳明、或兼太阴、或兼三焦不畅之痰饮水湿内生。兼证虽多,少阳枢机病位则一,其治,升、降、浮、沉,顺之可也,故皆可以小柴胡加减治之。

3、真武汤

原文: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茯苓三两(甘平)芍药三两(酸平)生姜三两(切,辛温)白术二两(甘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加减法:

若咳者,加五味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咳者,是水寒犯肺,应加细辛、干姜以散水寒,加五味以敛肺气。

若小便利者,去茯苓。无需利水,故去茯苓。

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下利甚者,是阴甚阳衰,故去苦寒之芍药,加干姜以温里。

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水寒反胃而呕,加重生姜以和胃止呕。附子是本方主药,似不宜去。

4、四逆散

原文伤寒论318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寒饮犯肺,故咳。加五味子、干姜温肺散寒止咳。

悸者,加桂枝五分;阳虚水气凌心故悸,加桂枝温阳化水。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加茯苓,化气利水也。

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加附子者,温中散寒止痛也。腹中痛,仲景有加附子、人参、芍药之别加附子于四逆散中,是因方中原有芍药,用之不效,说明痛非芍药之所能缓,必加附子以温通也。加人参益气,也意在“通”,乃“塞因塞用”之法.用于气虚之痛也。芍药能缓急止痛,但方中须有炙甘草以配之。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薤白通阳散结也。

5、通脉四逆汤

原文: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渐而出者愈(非若暴出者之自无而忽有、既有而仍无,如灯火之回焰也)。

加减法:
面赤色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

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

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通脉四逆汤与四逆汤药味全同,只是干姜、附子的用量较大,因而温阳散寒作用更强,正如《金鉴》所说:“以其能大壮元阳,主持中外,共招外热反之于内。”所以方名通脉四逆,以别四逆。

面赤色者加葱白,取其通隔上之阳;腹中痛者加芍药,取其活血和络;

呕者加生姜,取其和胃降逆;咽痛者加桔梗,取其利咽开结;利止脉不出者加人参,取其益气生津,固脱而复脉。

6、理中汤

原文: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386

组成:人参、白朮、炙甘草、干姜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4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3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2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4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4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4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1枚。

脐上悸动,是肾虚水气冲动之象,应去术之壅滞,加桂温肾降冲,以平上冲水寒之逆气。

吐多是胃寒而气逆,因白术补脾而可致气滞,故不用;加生姜温胃散饮,以降胃中之逆。

下利严重,是脾阳不升,水湿下趋,仍需把去掉之术加上健脾燥湿以止利。

悸者,是水气凌心,加茯苓驾水,使其不凌心而止悸。

渴欲饮水,是脾不散精,水精不布,宜重用白术健脾,助运化以行津液。

腹中痛因于中气虚者,重加人参补中健脾,益气以健行而通则不痛。

中阳虚寒教甚,加干姜以温之。

腹中胀满,属寒凝气滞不行者,当去术之滞,加附子辛温通阳。

7、枳实栀子豉汤

原文: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枚(擘)香豉一升(绵裹)右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纳枳实、栀子,煮取二升,纳香豉,更煮取五六沸,去滓,分温再服。覆取微似汗。

加减法:
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加大黄者,泻实通便除宿食。

这样学习伤寒论就简单了

首先《伤寒论》是本什么书《伤寒论》是汉代张仲景写的,专门治疗外感病的一本医学著作。中医称外感为病邪,张仲景首开六经辨证,将病邪侵入六条不同的经脉,而怎么辨证,怎么用药写了出来。

我是这么思考的,六经辨证说的是六条经脉受邪以后的治疗。那一条经络用一个方剂就应该可以了啊,为什么整本《伤寒论》有一百多条方呢然后又进一步思考,比如太阳证,足太阳膀胱经受邪,那只要一条方就可以啦,为什么张仲景还用了一半的篇幅来写太阳病呢我们知道太阳病的两个次要的方剂,桂枝汤和麻黄汤。所有学中医的朋友都会背有汗桂枝,无汗麻黄。这有什么区别吗

一般的解释是从营卫的角度去看的,桂枝证是营弱卫强,所以有汗。麻黄证是卫弱营强,所以无汗。我也是这么学了十多年,但现在开始反思,为什么呢我们先看看这两条方剂的组成区别。

桂枝汤,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我就思考,桂枝汤和麻黄汤的共同点是,都有桂枝,这是走太阳经的,毫无疑问,所有太阳病都要用桂枝。但桂枝汤其余的药物,芍药是走肝经的,舒肝柔肝的,大枣,炙甘草是脾胃经的,生姜也是胃经用药,为什么呢麻黄汤里面的杏仁是肺经用药,降肺气的,又是为什么呢

成果在那天早上,我忽然就领悟到了,这是病邪在不同部位,所以有不同的用药。虽然病邪是在太阳经上,但足太阳膀胱经那么长,具体在哪位置呢,张仲景又做了细分。桂枝汤是治疗病邪在太阳经上肝俞,胃俞附近的,病邪不单会引致太阳经的汗出问题,还会影响肝,胃,脾功能的发挥,所以需要用芍药肝经药,炙甘草,生姜,大枣之类的脾胃经药,最后才是桂枝太阳经用药。而且肝主藏血,为什么营血弱,这是因为肝功能受抑制了。这么一分析就完全明白了。

麻黄汤是病邪在足太阳膀胱经,肺俞附近,会影响肺气的下降,所以需要杏仁来辅助。为什么卫气弱,因为肺气受影响了,这也和传统的营卫学说契合上了。

病邪再往上呢就到了大椎附近了,就会项背强几几,应该用葛根汤。

如果病邪在下,膀胱,肾俞附近呢,就会影响小便功能,小便不利。五苓散主之。

这么一分析,《伤寒论》就在眼前历历在目,而不是死背条文了。是不是这回事呢,我开始应用这原则给患者朋友治疗,成果效果都很好。用药比原来精准多了。原来喜欢开个大方子,反正火箭炮一路扫过去,怎么也能击中个把目标。现在就很有针对性地开个小方子,好比激光制导导弹,指哪打哪,效果更加显著。

上次和朋友们讲了《伤寒论》里面的太阳证,明天和朋友们讲讲阳明证,也就是足阳明胃经。阳明的本质是热病,但因为病邪有寒有热,体质有寒热,所以会造成寒热夹杂的情况。更有寒包火等等复杂情况


一、病邪在头面部

这是葛根汤所主,头前头后都是葛根汤。脑后痛,头顶痛也是葛根汤所主。太阳穴及附近痛或者头晕,这属于少阳证,大小柴胡汤所主。

二、病邪在咽喉附近

这可以用吐法,瓜蒂散。我没用过,用过的朋友可以交流。

三、病邪在肺部

这不能用吐法来解决问题了。寒者小青龙汤,热者大青龙汤。

四、病邪在胸及胸下

结胸,心下痛,大小陷胸汤。热者,大小陷胸汤。寒者,炙甘草汤。

五、病邪在胃(脾)

热者,白虎汤。寒者,理中汤。石膏是泄胃热的。

六、病邪在大肠小肠

热者,大小承气汤,通过大便将大肠之热排出来。寒者,赤石脂禹余粮汤,都市熊治疗内寒引致的便血用的就是这个方剂。

前面讲了太阳证和阳明证。明天和朋友们讲讲少阳证。太阳证的本质是寒,阳明证的本质是热,少阳证有寒有热,《伤寒论》称往来寒热。这里的寒热,是自我感觉为主的。太阳证会觉得怕冷,这是有寒,但体温能够是高烧。阳明证大多感觉怕热,但体温不一定发烧。少阳证的特征是一会觉得热,一会又觉得冷,这就是往来寒热。体温能够是低烧。

少阳证属于足少阳胆经受邪,少阳证的特征,口苦,咽干,目眩,胸胁痛,往来寒热。少阳证的病邪在胁下,又依据病邪部位的上下不同,治疗分别为大小柴胡汤。

总结;太阳病的病邪在后背,阳明病的病邪在前面,少阳病的病邪在两侧。在这些部位有相关病痛,直接就用对应的方剂就很好了,特别是痛症,效果是很显著的。比如腰侧面痛,大柴胡汤。后脖子痛,葛根汤。从这个角度看《伤寒论》是不是脉络清晰明了。

这就是都市熊所感悟到的,一家之言,抛砖引玉。

刘渡舟谈芍药甘草汤的应用

导读通过这篇文章,可以欣赏到刘渡舟老如何用芍药甘草汤这么“简单”的方子治疗疑难杂症。后面两例中,刘老用仙方活命饮治筋急疼痛、瘀久化热之肿痛,方药转换间轻描淡写,但读来却十分过瘾、受益匪浅。此为编者阅后一得,与您同享。(回复“芍药甘草汤”可获得该专题)

芍药甘草汤的应用

《伤寒论》芍药甘草汤是治疗“脚挛急”的方剂。“脚挛急”系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引起;此方甘酸化阴,故能补血,血得补,则肝不急而筋不挛。

惟柯韵伯认为“脚挛急是脾不能为胃行津液以灌四旁,故足挛急。用甘草以生阳明之津,芍药以和太阴之液,其脚即伸”,柯氏是从中焦脾胃津液解释这一病因,两者实质一样。

笔者认为此汤确有柔肝和脾、滋液养血、缓解筋脉拘急,又有药少力专等特点。今不揣肤浅,仅将临床使用介绍如下:


一、腿肚转筋

贾某,男,53岁。左腨经常转筋,多在夜晚发作,发时腿聚起一包,而腿不能伸直,患侧拇趾也向足心抽挛,疼痛难忍。切其脉弦细直,视其舌则红绛少苔。

此为肝血不足,血不养筋,筋脉绌急所致。用:白芍24g,炙甘草12g。共服4剂而愈。


二、鼠溪沟筋疝

李某,男,25岁。右鼠溪沟肿起如鸡蛋大,不红,用针管抽之无脓液。自发现肿包后,右腿随之拘紧难伸,一用力则剧痛难忍,脚跟不能落地,须扶杖行动。脉弦细数,舌红而少苔。

此为阴血不足,不能滋养筋脉,筋失血养,燥而拘挛;今筋聚成疝,结于厥阴之经,虽高起似肿,而非脓血水液;脉弦主病合于肝,细数又为血虚阴伤之象。

投白芍24g,炙甘草12g。4剂后肿包消退,大腿能伸,足跟落地,乃弃杖而愈。


三、化脓性髋关节炎

周某,女,12岁。右臀被踢后数天,局部红肿、疼痛,右腿难伸,某院诊为“化脓性髋关节炎”,久治无效。患女面色苍白,形体消瘦,右臀红肿灼手,针管可抽出少量脓液,右腿蜷曲不伸。脉弦细而数,舌质绛而苔薄白。

系足少阳胆经之气血瘀滞而化热伤阴,结毒于“环跳”所致。治宜平肝理血,和阴解痛,以缓解筋之拘挛;然后清热消肿,以疏散少阳之毒气。

药用:白芍24g,炙甘草18g。2剂后,小便排出白色黏液甚多,右臀肿痛随之减轻;效不改方,又续服2剂,右腿逐渐伸开。

最后转用:当归、赤芍、天花粉、甘草节、浙贝母、牡丹皮各10g,金银花12g,川芎、陈皮、白芷、防风、乳香、没药、穿山甲、皂角刺各6g。3剂后,红肿基本消失;又服芍药甘草汤3剂而愈。


四、双髋股头缺血性坏死

杨某,男,33岁。始由右腿髋关节疼痛,行动困难;二个月后,左腿亦痛,不能步行,随之肌肉萎缩。某院诊为“双髋股头缺血性坏死”后,就治于我科。


芍药甘草汤立法以甘酸为主,其依据则源于《内经》“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以酸泻之。”方中芍药酸苦微寒,炙甘草甘温,二者相合,具有平肝抑木、养血滋阴、敛肝柔肝、缓急止痛之功,仲景用以治脚挛急。之后,其临床使用逐渐广泛。现代实践研究证明,该方具有沉着止痛、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解除横纹肌和平滑肌痉挛等作用。笔者将此方随证化裁,用来治疗多种奇难病症,效果满意。

下颌关节拘挛而痛:因下颌关节位于耳之前部,胆经由耳前入耳中,肝与胆相表里,故可用芍药甘草汤治之。本方酸甘入肝,能解除其局部之拘急。如杨某某,男,56岁,干部。述牙痛治愈后,不能张口,张口则下颌关节拘急而痛,并牵引同侧头部胀痛,舌苔正常,脉弦缓。用白芍60g,炙甘草15g,水煎分2次服,3剂愈。

偏头痛:由肝阳亢盛而致者,此方用之甚效。盖此方不仅能平抑肝阳,且能缓急止痛。如舒某某,女,50岁,农民。述左侧头部发作性胀痛已3年。其疼痛多发生在下午及晚上,胀痛剧烈时伴有呕吐,吐后胀痛即缓。2年前,大约每3月发作1次,迩来几乎每月发作。曾用中西药物治之,疗效不佳。今诊尚见烦躁易怒,苔薄白,脉弦紧。处方用白芍60g、炙甘草18g、生赭石24g、地龙15g,2剂而胀痛止。为巩固疗效,又予上方6剂痊愈,随访6年未发。

面肌痉挛:此病多由素体阴血虚弱,久而内生风邪引起。用芍药甘草汤养血柔肝,使肝得血润而不生风,筋得血濡而不痉挛,所以每收良效。如陈某某,男,42岁,农民。述面部肌肉不自主跳动已月余,未治。今诊尚见面部肌肉跳动,左侧甚,左侧又以唇外侧甚,面部皮肤发麻,脉弦微数。此血虚生风之候也。用白芍60g、甘草20g、川芎15g、水煎分2次服,日1剂,8剂而愈。

缩阴证:乃厥阴病也。中医认为,此症系危候。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由提睾肌痉挛引起。芍药甘草汤甘酸入肝,缓急止痛,可解除提睾肌痉挛,因此可以治愈此病。如马某某,男,10岁,小学生。其母述患儿阴囊、阴茎向腹内膨胀已4天,每日发作1-2次,曾治未效。今诊见发作时少腹微痛,面色发白,脉沉弦细。遂用白芍40g、炙甘草12g,水煎分2次服,1剂而病去大半,2剂而愈。

痉咳:咳声不断,其来甚快,时作时止。本方治此种咳嗽,取其沉着缓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之作用。如高某某,男5岁。其母述其咳则连声不断,2-3分钟后,其咳即缓,每日发作数次甚或10余次。曾用中西药治之,月余未效。今诊,证如上述,苔薄黄,脉微数。此痉咳也,用白芍30g,桑白皮,黄芩各9g,甘草10g,4剂而愈。

血虚便结:以芍药甘草汤治之,能养血润燥,随证加味,可以治愈此病。如罗某某,女,37岁,农民。大便干结已2月余,曾用黄连上清丸、调胃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治之,未能根治。今诊尚见口干欲少饮,小便清长,苔少,脉细而缓等。予白芍60g、当归8g、生甘草15g,连服12剂而愈。

大腿外侧麻木疼痛:可由气血不足引起。因血不足则麻,气不足则木,酸甘化阴、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之芍药甘草汤加黄芪能补气养血和调经络,故上症用之即解。如张某某,男,55岁,干部。述左大腿外侧麻木而痛已3月余,曾用西药治疗,药后痛止。久服却见疼痛麻木增重。今诊,症如上述,舌脉如常。遂投白芍、黄芪各60g,炙甘草18g,2剂而麻痛减,4剂止。为根治本病,又予上方数剂而愈,随访,2年未发。

下腹痛:少腹者,下腹也。足厥阴肝脉循阴器,入少腹,因此,下腹之病,每多涉及于肝。是故下腹痛,痛而欲便,即为肝气旺盛,犯及脾土之患,当抑肝扶脾,用芍药甘草汤治之,甚为妥当。如邹某某,女,45岁,农民。述左下腹阵发性隐痛或剧痛已4月余。其痛与情绪变化有关,痛剧之时,即欲大便,曾做消化道钡餐透视及纤维镜检查肠胃,均未发现异常。今诊尚见苔薄白,脉沉紧缓。遂断为木旺乘土之候。药用白芍60g、木香20g、炙甘草15g,分2次服,2剂痛止,6剂诸症消失,继用柴芍五味异功散调理数剂而愈。

眩晕、头痛:眩晕若因情志不舒、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清窍被扰而发,可伴见头侧或巅顶作痛,亦可引起胁痛。其所以然者,盖肝经循胁肋而上巅顶,足厥阴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胆之经脉循头身两侧故也。故用芍药甘草汤随证化裁,取平抑肝阳、滋养阴血之功,收效较捷。如马某某,女,57岁,干部。述头晕伴两侧头痛已3月余,曾用中西药治之,时好时发。今诊除上症状外,尚见烦躁易怒,怒则头晕头痛加重,胁痛耳鸣,口干面红,舌红苔少,脉弦细数。遂用白芍60g、首乌、枸杞、钩藤各18g、甘草15g,3剂而诸症大减,32剂而愈。

综上所述,只要掌握方剂之要义,灵巧引申用之,就会不断扩展方剂之临床使用范围,提高方剂治疗效果,给方剂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内容。
【中医书友会编校发表】

医之以讹传讹者多矣:不可尽信

导读补阳还五汤为活血化瘀求本之法,为何效果不幻想而用芍药甘草汤能取效呢(回复“芍药甘草汤”可获得该专题)

不可尽信:医之以讹传讹者多矣——间歇性跛行案

黄师老友何某,68岁。粤剧名小武也,舞台上跳扎翻腾,功底深厚,当年演孙悟空轰动一时。素有高血压、慢性肾功能能不全、痛风等病史。2006年7、8月间,忽觉行步不及百米便感双腿排肠肌抽痛,必休息片刻方能结嫌行步。

师曰:“此动脉硬化,间歇性跛行也,动脉腔狭窄,行走活动量增大,供血不足也,应以益气化瘀。”遂处补阳还五汤,似效不效,如是一年多矣。何某阅保健科普文章也知此病无甚良策,且发展下去终会下肢溃烂,甚而需截肢。更兼素来信任老友,但求不恶化便算好,故无疑问。2008年2月春节,天阴久冷,症状加甚。

黄师忽念《伤寒论》第29条曰:“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第30条也曰:“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

即处:白芍60g甘草30g北芪120g川木瓜15g怀牛膝30g

7天后复诊,症状明显改善,已能步行四五百米。遂把白芍加至90g,10剂。3月11日来诊,谓:已如常人,行走四五公里,无觉不适矣。

按:
按理治病必求于本,补阳还五汤活血化瘀乃求本之法,而效果不幻想。芍药甘草汤,应不能对血液流变学有所改变,何以能取效,是否难以理解。

黄师弟子劳婉玲医师问曰:
“本方治挛急之理,是否如方书解释‘酸甘化阴’”黄师笑曰:“如此说,叫病家食‘话梅’或食‘咸酸’之类,岂不是好”徐灵胎曾谓:“药之治病,有可解,有不可解者也。”此经方难以理喻也。再者芍药《本经》曰:“苦平”,不知何时起谓味酸。黄师弟子韦淑敏医师即往中药房取白芍嚼之,果味苦,全无酸味。医之以讹传讹者多矣,不可尽信。
【中医书友会编校发表】

【经方传承】又要护津液,又要排“废水”!

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之同仁文章W001——再论《伤寒论》28条去桂之临床感悟

学习《伤寒论》30年来不得其要,2013年至今有幸跟师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经方大师冯世纶教授学习经方医学始有所悟,用于临床验证了经方之疗效。

冯老指出:六经是六经证候的临床表现,如果证候不存在的话,那么六经也就不存在啦!又反复强调: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在冯老经方医学理论的指导下,以28条的使用为代表,作为跟师学习的总结性文章,以报答冯老传承之恩。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切)白术、茯苓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本节重点论述桂枝汤的主证、主脉、主方以及随证加减,尤其体现了《伤寒论》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的用方思想,更为可贵的是治不得法后的重新辨证理念,以及服方得效的衡量标准。28条的前半部分叙证看似桂枝汤方证,然用桂枝汤后仍似桂枝汤证如故,再详细观察病情变化时,才发现患者虽似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但无汗一证有别于桂枝汤方证,28条后半部分又叙证为心下满痛,小便不利者,这就说明了“头项强痛,翕翕发热”的根本原因在于里饮影响了表气,表气不利,郁而发热,内湿阻遏清阳之气则头项强痛,仲景据证而选用除里饮的茯苓、白术,所以方后云:小便利则愈,而不是汗出则解,故尔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又因为曾发汗或下之伤及阴液,所以用芍药、甘草酸甘化阴,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以复脾运湿之功。本方应该是增水行舟促进人体水液(代谢)的良方。


【验案举例】

刘某某,女,26岁,初诊于2014年2月10日,患者于2014年2月2日发热(38.9℃),恶寒,微汗,头痛项强,不欲食,白带多,素月经正常,当地医生输能量,抗生素,清开灵(量不详)已三日,仍如故,又加服桂枝汤一日一剂,约五往后,仍头项强痛,发热,无汗,脉浮,舌苔薄白,他医因无汗又服麻黄汤一剂,仍无汗,胃脘满痛不欲食,小便减少小腹满,豁然想到这不是“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吗这不是里饮影响气化使表气不通吗为什么初服桂枝汤,继服麻黄汤,仍无汗,表不解呢顿时急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芍药15g甘草10g生姜三片大枣4枚白术15g茯苓15g一剂水煎服,服第一煎微汗,小便畅利,服第二煎体温降至37.2℃,身体爽快,服第三煎欲饮食心下舒。历时十日的一剂痊愈。患者甚是感激。


冯老指出:“六经是六经证候的临床表现,如果证候不存在的话,那么六经也就不存在啦。”又指出:“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胃脘不适不欲食而痛,不是心下满微痛吗小便减少、小腹满不是小便不利吗衡量服药后有效的标准是“小便利则愈。”正所谓“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所以由于里饮而影响表气出现了疑似表证的桂枝汤证,用桂枝汤、麻黄汤是非其治也。


冯老指出:学习经方要从方证入手,有是证用是方,方可效如桴鼓。28条的临床实践,使我深深感到,方证是经方的魂灵。28条的脉证应该是:发热恶风寒,头痛项强身无汗,胃脘不适痛而满,小便不利小腹满,舌淡苔白脉浮软,治以养阴利尿,从健脾和胃除湿论治,方用养阴化湿的苓芍术甘汤相对于温化痰饮的苓桂术甘汤。

一年的跟师学习感悟到读经典必须做临床,跟名师必须思考选方用药的真谛。从临床疗效中学习经方。

药不瞑眩,厥疾弗瘳——揭示了服药有效反应

伤寒古方量大效宏,常“一剂知,两剂已”,然而久病重病若要去除痼症,常有服药后病情异常或加重的暝眩反应,“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如果你重病缠身或久病不愈,服中药无数,却从来没有过暝眩反应,那么,十有八九,你的病很难好。你还没有碰到真正的传统中医;如果你是中医从业者,处方无数,却从没有病人出现过暝眩反应,那么,十有八九,连你自己都能够认为中药治病慢。你还不是真正的传统中医。

“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意思是重病或久病之人,如果服完中药之后,没有出现不舒服的现象,那表示这个病不会好。《孔颖达疏》曰:

“瞑眩者,令人愤闷之意也。”

愤闷就是不舒服的意思。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关于暝眩有好些条文,如

“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

又如

“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如冒状”,就是指昏昏沉沉的样子,医圣叮嘱让病人不要诧异。再如

“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胡希恕先生就多次强调,服柴胡剂很容易出现暝眩。具体反应是服药后很能够打寒战,然后出一身大汗。他说人要是不虚,不会有这种反应。而寒战汗出后,病马上就能好。

胡老提醒医生和病人都要心里有数。他自己就有因为暝眩反应而半夜被人砸门的阅历。病人是个孩子,开了治下利的药,可病人服药后反而下利更厉害。家属半夜砸门,非要求胡老去家里看看不可。胡老只好去了。正是半夜,赶到后,孩子状态已经好多了。胡老说把二煎也吃了吧,孩子妈妈开始还不敢。喂药后第二天就全好了。所以,对于暝眩,需要医生有定见,别轻易换药更方。同时也要和病人交待清楚,否则病人吓到了上急诊,那也前功尽弃。

暝眩产生的原因

瞑眩反应,可理解为身体运行秩序颠末治疗调节后出现的排病反应或效验反应。通俗的讲,也可称为“斗药”现象:

药与病邪相斗,邪气不服输,正气不相让,一旦正气占了上风,邪气便自己退去。

特别是大病、重病和久病,出现瞑眩反应的能够性会比较大,这是疾病向愈的佳兆。瞑眩反应,少则一时半刻,多则数日。这里需要强调的,每个人出现瞑眩反应的轻重程度也不相同,身体越虚,病情越重,病情越长的,方药如果对路,出现强烈暝眩反应的能够性越大。

真正的传统中医,即便是对症的治疗,汗剂未必出汗,吐下剂未必吐下,和剂未必只是和解,比如柴胡汤不是发汗剂,却常常服药后汗出而解。这是因为体内的毒害性物质,为药力所攻,全身无余地可容,毒害性物质,往往取最捷路径以外遁。
吉益东洞说:

“暝眩为病毒遁去所起的一种反应症状,虽经验丰富者,亦不能知其颠末,从何道而外遁也。有下剂反吐者,有用阳性振奋药反嗜睡者,有汗剂反下者。”

暝眩与副作用的区别

有人把暝眩反应与副作用反应混淆起来。事实是,由于多用剧药与误治所致症状加重者,不能说是暝眩。中医所谓真正的暝眩,是身体因药力引起强烈反应,以驱逐毒害性物质的现象,驱尽毒害性物质,则暝眩消除。一般病人见到服药后有不良反应,往往认为处方不对路或者是服的药太猛。

暝眩反应与副作用,怎样来区分两者呢

确实,两者之间的鉴别全凭胆识和经验,非老辣者不辨。可是,又非准确区分不可,因为处置完全不同:

对于暝眩,应继续服药。

而对于副作用或误治,则应急速停药。

这里总结了几点区别的方法,仅供参考:

一、暝眩反应一般时间都很短,如果是误治或用药过猛,出现不良症状的时间要长。

二、瞑眩反应一般情况由重到轻,反应的程度可随着疾病的减轻而逐渐消失,而副作用则是由轻到重,甚至可以导致病情加重。

怎样来判断身体不适症状不是身体恶化而是身体好转呢
要看自己是否精力旺盛,身体有劲了。人的身体都有一定的修复调整功能和自愈能力,瞑眩反应,就是由病态向健康态过渡中身体内部正邪斗争的效应。

三、体质好的人瞑眩反应一般不太明显,而副作用则不然,无论体质的好坏使用后都会出现毒副作用。


当今中医治病为何少有暝眩

为什么明清以来,医家越来越喜欢开滋阴药事实上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郑钦安的火神派才应运而生。话题这里我就不展开了。因为滋阴药下去,即便不对症甚至是误治,比如向一个虚寒病人投以麦冬、熟地,病当然是好不了的,但是病人吃个半年一年的,也不会有什么明显不对。但是身体越滋阴越阴寒,等到病人一旦发觉不对,往往已经需要花大力气才能挽回甚至难以挽回。而阳药不一样,一下去,容易产生暝眩反应不说,一旦向阳证病人误投姜桂附,那强烈反应会吹糠见米。所以,喜开滋阴药的中医总是主流,这里面大概也有医家为减低自身风险的因素在里面吧。

倘若以服药后舒不舒服,来衡量一位大夫的医术或者治疗是否有效,毫无疑问,喜用阴药的医家要占绝对优势。我们知道,阳证,代表的是强壮、是亢奋,是有余;阴证,代表的是虚弱,是不足,是安静。所以三阳证,常常就是意味着发热、头痛、口苦、甚至谵语,惊狂。也就是说,不舒服的症状,大多集中在阳证。舒服的或者缓和的症状,往往集中在阴证。比如同样是头痛、腹痛,痛感强烈到难以忍受的往往是阳证、实证;而阴证、虚证的痛,一定是隐隐作痛,似有似无。假设在一位阴证病人有一点点虚火的情况下,滋阴药一下去,头两天病人反而会觉着舒服了,因为虚火被水浇灭了,可继续服药会怎样呢是原本的阴寒体质,一寒到底。

西药为何不会出现暝眩

西医的大多数药物以及输液其实也就是同一个道理。很多病人在患伤寒表证时,往往找西医打针输液,西药抗生素多为苦寒药,再加之大量液体(水本身就为寒性)进入人体,输过液的朋友都应该有体验:如果有发烧、咳嗽或者扁桃体发炎,哪怕你是阴寒体质,一瓶水下去,你会舒服很多,可是,颠末几天治疗,往往转为太阴虚寒。

真正的传统中医治疗阴证,是恢复阳气,是要把阴证往阳证转,除此绝无二法。

认识暝眩反应的重要性

曹颖甫先生在《经方实验录》中说:一知半解为近世病家通病,一些医生或药房人员又恐吓病人说某药不可轻试,于是碰到方子开得稍重的情况,病人往往害怕不敢服药,一遇重证,多至不救。所以,无论是对于病人,还是大夫,认识到瞑眩反应很重要。如不理解瞑眩反应,认为是疾病加重或误治,很容易认为治疗无效果甚至起反作用而放弃。

中医真正的希望,不在于方子越来越多,不在于药物越来越多。中医最不缺的,就是方子和药。中医的真正的希望,也不在于中医从业者越来越多,不在于国医馆越来越多。从某种意义上,中医真正有希望的标志是:服中药后有过暝眩反应的病人越来越多;所治病人中有过暝眩反应的医者越来越多。

学习经方之路二十四~~壮火食气、少火生气的下载地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