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们的维特根斯坦 高清迅雷下载

艺术家们的维特根斯坦

特里·伊格尔顿吴万伟/译

艺术家们为什么对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如此着迷呢?弗雷格()是哲学家中的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是店铺老板眼中的圣人,但是维特根斯坦是诗人、作曲家、小说家和电影导演中的哲学家。德里克·加曼()拍的最后一部电影是关于维特根斯坦的。小说家布鲁斯·达菲()以维特根斯坦的传奇生活为素材撰写了小说《我眼中的世界》(TheAsIIt),作曲家纽美因(M.A.)在他的逻辑哲学组曲()中把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配上音乐,其中的片言只语还被荷兰的流行歌曲组合用沙哑的带有德语口音的声音在激情四射的舞台上演出。这个名单可以列得很长很长。

维特根斯坦家族

毫无疑问,维特根斯坦的魅力来自这位哲学家从富裕到贫穷的具有寓言色彩的思想家本质。维特根斯坦虽然出生于奥匈帝国最有钱的工业巨擘家庭,却甘愿放弃了大部分的财富,把绝大部分时间花在托尔斯泰式()的“啊,你真纯朴!”()的虔诚追求。像很多20世纪早期的知识分子一样,维特根斯坦用非常复杂的方式热衷简朴的生活。他的修士般的苦行禁欲和维也纳的实际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维也纳是华丽艺术和惊骇的庸俗作品的战场,充满华尔兹舞曲,掼奶油,巧克力蛋糕和高雅文化。政治气氛越严酷,它反而越无情和轻薄。奥地利讽刺作家卡尔·克劳斯(Karl)说“在柏林,情况异常严峻,但并非不可救药。而在维也纳,情况正好相反,已经不可救药,但并不严峻。”当然,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在维特根斯坦的青年时期,这个城市受到异常的自杀潮的影响,其中包括这个哲学家的两个兄弟。

希特勒和他的同学维特根斯坦,这是一张看似普通的年代已久的中学合影照,由于其中两位影响世界的人物而变得不再普通。

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艺术的目的在于将熟悉的东西陌生化,但是对维特根斯坦来说,这成了问题。众所周知,哲学被当作试图克服疏离意识,迷惘,陶醉,无所适从的治疗方法,向我们显示存在的东西和我们并没有意识到知道的东西(加上的已知和未知的排列中丢失的东西)。对维特根斯坦来说,对萨特也一样,哲学开始于一种对存在的忧虑或疑惧。但是正如肖克沃克指出的,熟悉和平凡的东西对有宗教热忱的人来说,具有某种奇怪、奇妙、神秘的成分。他们的著作远非对平凡事物的谦恭的祝圣词。这就是为什么只是表面上的吃惊,一个表面上透明、顽固、既不宏伟也不壮丽的维特根斯坦对艺术家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艺术家关注的可是精力秘密,神秘的气氛和隐含的深刻内涵哟。

正如德语词汇()既有“熟悉的”又有“隐藏的”的意思,维特根斯坦就像许多来到这些海岸的欧洲知识分子移民来说既在家又不在家。文学维特根斯坦主义的鼓吹者斯坦利·卡维尔()在本书中指出维特根斯坦介绍给我们的人类话题是非常现代的——对自身感到麻烦的,奇怪的,对自己的阅历有不确定的把握。

维特根斯坦瞧不起美学(他嘲笑说就像相信科学能告诉你哪种咖啡味道更好些一样),但是他也认为哲学应该用诗歌的形式写出来。他属于哲学家中的嫡系部队从克尔凯郭尔()尼采()海德格尔()本雅明()阿多诺、德里达,他们对哲学思辩的整个系统产生怀疑,正如先锋派艺术家说他们的意思只不过是创造一种完全不同的文本系统而已。不管怎样,新型的写作风格挑战了哲学和文学的边界,沟通了格言警句和文学人物,数字和寓言,修辞策略和戏剧对白。和沃尔特·本雅明()的梦想不一样——出版一本通篇都是别人的话的著作,维特根斯坦希望的书是除了笑话别的什么也没有。这两个人都是具有传统思想的现代主义者,像詹姆斯·乔伊斯()一样,对书本的正统概念忧?不堪(维特根斯坦终生只发表了一本书)。像本雅明的同事阿多诺()一样,这些人属于给人晦涩、深奥形象的哲学思潮中的左道旁门,喜欢将完整、复杂的命题压缩成一些世俗的格言,精辟的顿悟诗行。所有三个思想家都喜欢蒙太奇式的片言只语而不是传统的逻辑严密的推论。从真正的现代主义的观点看,维特根斯坦喜欢自己的思想发散、跳跃而不是被限制在一条线上。在这方面,他更像默利·布鲁姆()(乔伊斯《尤里西斯》中的人物)或者《戴洛维夫人》(Mrs)(维吉妮亚·伍尔夫的同名小说中的人物)而不是艾耶尔(A.J.Ayer)。本雅明对整体性的厌恶还有神学上的因素:只有上帝才能够完整恢复破碎的汗青,对完整艺术品的信念其实是一种偶像崇拜。

但是我们陷入一个典型的现代主义的反讽,因为《逻辑哲学论》好像违犯了自己的条令。在宣称只有事实命题才有意义,而不是逻辑或哲学命题,它不可避免地做出了哲学命题,而且把自己掩盖起来了。在试图完成它自己陷入批评的东西时,就近似于那些现代主义艺术品不自觉不可避免地以表现世界为时髦,以此能够拯救某些可怜的真实性,通过同时对它们进行嘲弄和挖苦。指出他们自己描述的局限或自己表现技能的随意性。确实的,要表现一个晦涩的,模糊的世界意味着往自己的文本里偷偷塞入某种自我毁灭的机制,用自我向心聚爆阐明事情的本质。或许这就是维特根斯坦心中想的事情,当他试图在战壕里和死神正面接触时,谦卑地蹲伏在语言的极限,蹲在里面装有《逻辑哲学论》手稿的帆布背包上。

1889年4月26日生于维也纳,在天主教堂受洗。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奥地利钢铁工业首脑,母亲利奥泊尔第是一个维也纳银内行的女儿,音乐素养颇深,笃信罗马天主教。路德维希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的前面有四个哥哥(汉斯、库特、鲁道夫和保罗)和三个姐姐(海尔曼、玛格丽特和海伦)。

幼年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1894年五岁开始在家中接受教育,次要学习拉丁语、古典文学、英语和德语。

1902年十三岁大哥汉斯自杀。

1903年十四岁入奥地利林兹的一所中学读书,与鲁道夫·希特勒同校一年。同年,三哥鲁道夫自杀。

维特根斯坦与希特勒同校时的照片

1906年十七岁入柏林夏洛顿堡技术学院学习机械工程。

1908年十九岁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注册为研究生,学习航空学。

1911年二十二岁夏,专程到德国耶拿拜访弗雷格,共同讨论数学与逻辑的关联问题。

秋,到英国剑桥大学旁听罗素的讲座。

德国哲学家弗雷格,其代表作《算术基础》是分析哲学的开山之作

1912年二十三岁正式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注册为研究生。与罗素建立密切关联。开始系统阅读哲学著作。

英国哲学家罗素

1913年二十四岁父亲病逝,继承巨额遗产。

3月,在《剑桥评论》上发表“评柯菲的《逻辑科学》”一文,这是他的哲学处女作。

9月,向罗素口述《逻辑笔记》。

维特根斯坦在挪威琐内希约克尔顿的小木屋,《逻辑哲学论》在这里写成

1914年二十五岁匿名资助贫困的艺术家,得到资助最多的是两位诗人特拉克尔和里尔克。

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作为志愿者参加奥军,在维斯杜拉河上的军船中服役。

1915年二十六岁在克拉可夫的一个生产大炮的车间工作。

1916年二十七岁3月,被派往加西里亚的一个榴弹炮团做大炮监测员。

10月,奉命到摩拉维亚的阿尔木兹接受军官训练。

12月,与恩格尔曼首次会面。

1917年二十八岁在布考维那战斗了数月。

1918年二十九岁被提升为中尉。

3月,被派往意大利前线。

1922年三十三岁《逻辑哲学论》英德对照版由凯根·保罗出版社在英国伦敦出版,由奥格登和拉姆塞合译。

8月,与罗素关联出现危机。

9月,转到普希堡小学任教。

弗拉克·拉姆塞

1923年三十四岁拉姆塞到普希堡拜访,共同讨论《逻辑哲学论》,力劝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

同年,拉姆塞在《心灵》杂志第32卷发表书评“《逻辑哲学论》评注”。

1924年三十五岁转到奥特霍小学任教。

12月,石里克开始与他接洽。维也纳小组逐句讨论《逻辑哲学论》。

维也纳学派哲学家石里克

1925年三十六岁应拉姆塞与凯恩斯之邀,重访剑桥和曼彻斯特。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1926年三十七岁4月,由于与学生家长对薄公堂,主动辞去教职,到维也纳附件的胡特道夫修道院做园丁。

6月,母亲病逝。

秋天,开始与恩格尔曼一起为二姐玛格丽特在维也纳的昆曼街建造一座房子,花费近两年时间。

他编写的《小学生字典》在维也纳出版。

维特根斯坦与建筑师恩格尔曼设计的建筑

1927年三十八岁与石里克首次见面,彼此留下很好的印象。开始与维也纳小组成员接触。

1928年三十九岁继续与维也纳小组成员交往。

3月,在魏斯曼和费格尔的劝说下,凝听了布劳维尔的“数学、科学和语言”的讲座。

秋天,完成他的建筑工作,计划返回剑桥。

1929年四十岁1月,到剑桥进行短暂访问,决意重新开始哲学研究。注册为三一学院的研究生,提交《逻辑哲学论》作为博士论文。

2月,开始撰写《哲学评论》。

6月,罗素和摩尔主持博士论文答辩。同月,获得博士学位和三一学院的研究基金。

7月,出席心灵学会和亚里士多德学会联席年会,没有宣读事先安排的《关于逻辑形式的几点观点》,而是谈了“数学中的无限性”问题。

12月,开始不定期地返回维也纳,与维也纳小组成员讨论数学、逻辑、心理学、哲学等问题,直到1932年6月。

1929年获得津贴时拍的维特根斯坦像

1930年四十一岁拉姆塞病逝,年仅二十七岁。

1月,开设关于语言、逻辑、数学问题的研讨班。

8月,完成《哲学评论》的写作,开始撰写《哲学语法》。

12月,正式被聘为三一学院的研究员。

1930年获得研究员职位时拍的维特根斯坦像

1931年四十二岁继续关于语言、逻辑和数学问题的讲座。与道德俱乐部的关联出现危机。

1932年四十三岁由于不满魏斯曼对他思想的表述,与魏斯曼的关联开始紧张。

5月,完成《哲学语法》的写作。

8月,由于怀疑卡尔纳普剽窃他的思想,与卡尔纳普的关联趋于紧张。

1933年四十四岁开始向学生口述《蓝皮书》,表明他的思想发生转变。

1934年四十五岁向他的学生斯金纳和安伯罗斯口述《褐皮书》。

5月,与魏斯曼的关联正式破裂。

9月,到爱尔兰拜访德鲁利。

维特根斯坦和斯金纳在剑桥

1935四十六岁9月应邀访问俄国,参观莫斯科大学和喀山大学,并被聘为喀山大学哲学教授。

10月,由于俄国社会生活状况恶化而提前返回剑桥。同月起,开始讲授心理哲学。

1936四十七岁6月,三一学院研究员任期届满。

8月,前往爱尔兰都柏林拜访德鲁利。随后,到挪威斯科约顿的小屋,开始动手写作《哲学研究》。

维特根斯坦漫画形象

1938年四十九岁年初,返回剑桥,讲授哲学和数学基础问题。德国吞并奥地利。维特根斯坦申请英国国籍。

1939年五十岁2月,接替摩尔任剑桥大学哲学教授。同年,取得英国国籍。

8月,再次被聘为三一学院的研究员。

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1年五十二岁11月,到盖伊医院做实验研究员。

1943年五十四岁4月,到纽卡索的一个医学实验室工作。

1944年五十五岁2月,结束在医院的工作,返回剑桥。

1945年五十六岁完成《哲学研究》第一部分。

1946年五十七岁在剑桥讲授数学基础和心理哲学。

1947年五十八岁11月,离开剑桥前往爱尔兰。决意辞去哲学教授职务,并推荐冯·赖特接替他。

1948年五十九岁5月,住到爱尔兰西海岸的一座海滨小屋。

12月,前往斯旺西拜访里斯。

维特根斯坦在斯旺西

1949年六十岁4月,回到维也纳探望病危的大姐海尔曼。

5月,返回都柏林。

6月,到剑桥,与冯·赖特一家在一起。

7月,应马尔康姆之邀,动身前往美国。与马尔康姆和康奈尔大学的哲学教员讨论确定性问题。

10月,返回英国。查出患前列腺癌。随即回到维也纳家中。

艺术家们的维特根斯坦的下载地址 · · · · · ·